臺積電當老大 代價驚人!外媒曝今年3大原因扯腿

臺積電要穩坐全球晶圓代工龍頭,代價相當大。(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臺積電12日法說,是全球市場關注焦點。路透專家作家馬克(Robyn Mak)表示,臺積電要成爲全球晶圓製造霸主,付出的代價也很高。由於客戶訂單減少、擴廠成本拉高和匯率變動等不利因素,是臺積電今年營收相對較遜的主因。

臺積電2022年營運大豐收,第4季獲利97億美元創新高,較同期成長78%。但隨着半導體市況低迷,加上海外擴張、研發和其他因素,推升營運成本增加,預估將侵蝕今年的獲利能力。

受到終端需求疲弱和客戶持續去庫存衝擊,臺積電首季展望,出現兩位數的下修幅度。第一季營收落在167億美元到175億美元間,以中間值171億美元計算,季減約14.2%,營業利益率降至41.5%,雖高於競爭對手,但較上一季下滑10個百分點以上,值得留意。

馬克提到,由於客戶訂單減少、擴廠成本拉高和匯率變動等不利因素,是臺積電今年營收相對減弱的主因。

臺積電今年開發下一代先進製程技術,研發費用估增加2成;此外,美國蓋新廠支出是臺灣的5倍,也讓營運成本攀高。估今年資本支出估落於於320~360億美元,與2022年大致相當。各項成本不斷增加,對臺積電造成不小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