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變「歐積電」德國設廠問題大?他揭內幕:比美國少很多

臺積電將赴德國德勒斯登(Dresden)設廠,建廠會否比美國AZ廠順利尚待觀察。(示意圖/Shutterstock)

臺積電在德國設廠有望獲得高達50億歐元的補貼,但卻引發包括英特爾等同業不滿,除臺積電和英特爾獲得龐大金額補貼招致爭議,未來國際晶片大廠進駐,還可能進一步加劇德國技術工人的短缺危機。前駐紐西蘭代表介文汲31日在《盧秀芳辣晚報》節目表示,「歐積電」還有兩間晶片大廠佔不少股份,建廠不完全是臺積電的責任,會減輕很多衝突機會。美國光工地管理就是一大學問,還有背後的工會、勞動標準等,要很小心。

介文汲表示,臺積電是生產晶片的專家,他是第一流,可是廠不是他自己在建。因爲他要特別的工法,要造出一個無塵的工廠,他在臺灣有固定的營造包商,聽說有兩個公司去幫他做,這不是臺積電的人,而是過去承包臺積電在臺灣一廠、二廠,這些老的工程夥伴去做。

介文汲提到,這些工程夥伴在臺灣修了很多廠,很厲害,可是到美國的環境去修廠,他沒有經驗!他不可能把所有臺灣的工人通通帶去那邊做,他還要用美國的工人,而最難打交道的就是美國工人,還有他們後面的工會!

「臺積電到德國,可能問題會比較少一點!」介文汲指出,因爲他跟歐洲當地幾個大的晶片廠是合資,成立的新工廠叫歐積電。在德國的話,臺積電能夠主導的會比較少一點。因爲美國這個廠的話是說,我給你一塊地,就讓你自己去蓋。到歐洲的話,因爲好幾個晶片大廠都有入股,臺積電好像就是50%,另外還有兩個公司,也各佔了相當大的股份,所以建廠就不完全是臺積電一間公司的責任,這會減輕他很多衝突的機會。

「讓臺灣去美國施工的話,光工地管理就是一大學問!」介文汲強調,工地安全、工地衛生、勞動標準,還有工人的福利,我們的營建商是完全沒有經驗。在美國當老闆,要用美國的員工,要很小心。自己知道太多這種故事,美國是沒有退休制度的,以前聽到有臺灣僱主說,他不想用這個人了,問爲什麼不用?他說因爲你年紀太大、你該退休了,被勞工一狀告到法院,他不但要繼續用,還要賠錢!

介文汲直言,所以每個地方的文化跟勞動標準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