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研究》如何調試臺灣青年對大陸的認知失調(王先偉、孫雲)

臺青交流方面是近年大陸關注所在。圖爲在福建廈門舉行的海峽兩岸青年網紅大賽上,選手直播帶貨。(中新社資料照片)

內容提要

儘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不斷推進、兩岸交流趨於頻繁,但部分臺灣地區青年對大陸認知失調的現象並未因此減少。近年來,臺灣地區青年在政治、經濟和社會文化領域表現出對大陸的認知失調,究其原因主要是他們深受心理、思想、經濟、媒體和同儕等因素的多重影響。按照認知失調理論,可通過強迫服從、接觸信息和社會支持等心理機制來調試臺灣青年對大陸的認知失調,必將對兩岸的和平發展、融合發展有所助益。

認知失調理論 (cognitive dissonance) 是由美國知名社會心理學家利昂·費斯汀格 (Leon Festinger)於1951年首創,它是認知相符理論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論。該理論的核心主要歸結爲三個方面:(1)認知元素之間可能存在矛盾衝突的「不適合」(unfitting)關係;(2)失調的狀態會引發一種減輕或防止加重失調程度的壓力;(3)在這些壓力下,具體的辦法是轉變認知或行爲、選擇性接觸新信息源。費斯汀格在認知失調理論中的兩個基本假設進一步指出了失調的一般結果。第一個假設是,作爲心理上的不適,失調帶來的緊張和焦慮促使個體竭力減輕不協調的程度,併力爭達到認知和情感協調一致的狀態。第二個假設是,當不協調出現時,除了設法去減輕失調程度以外,個體還會避免接觸那些可能加深失調程度的潛在信息源。在近年來針對臺灣地區青年如何看待大陸的相關研究中,顯示出隨着兩岸交流的愈加頻繁,臺灣地區部分青年對大陸的認知並沒有因爲交流增加而有所增進,反而越發偏頗。這其中弔詭且微妙的關係,令人深思。爲何臺灣地區青年普遍對大陸的認知出現偏差?究其原因,除了以民進黨爲首的「綠營」政客操弄以外,亦是臺灣地區青年對大陸的認知失調使然。因爲臺灣地區青年在多領域顯露出對大陸的認知失調,所以他們爲了減輕這一心理不適,不得不竭力規避那些可能引發觀念或行爲衝突的信息和情境出現,由此呈現出對大陸因素的拒絕或排斥心態,進而引發對大陸的不滿情緒。認知失調理論可以很好地解釋與分析臺灣地區青年的這種矛盾心理,從而爲如何引導其正向、積極、理性的大陸認知提供心理機制方面的建議。

一、臺灣地區青年對大陸的認知失調

費斯汀格認爲,「認知失調」現象通常以兩種情況體現出來:一是新舊認知之間的不一致;二是現實事物本身的不一致。當前臺灣地區青年,尤其是學生羣體正處於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逐步成型的階段,對事物的認知不夠成熟、理性,主觀性較強,感性色彩濃厚。因此,臺灣地區青年受島內各種因素的影響,對中國大陸存在認知上的偏差是難以避免的,久而久之,他們就對大陸產生了「認知失調」。具體表現如下:

(一)政治領域的認知失調

毋庸諱言,大陸和臺灣地區自1949年以來走上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發展道路,在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等領域都存在明顯差異。由於兩岸長期隔絕和政治制度的差異,再加上島內選舉政治和「臺獨」教育等因素的影響,臺灣地區青年自認爲自己秉持民主、多元、包容的價值觀,對於大陸政治體制的認知存在諸如所謂「獨裁」「專制」「不民主」等種種刻板印象與負面觀感。根據臺灣《聯合報》2019年兩岸關係年度調查結果顯示,61%的臺灣民衆對大陸政府觀感不佳,比2018年增加10%,創歷年調查新高;調查發現,在不提示選項的前提下,臺灣民衆對大陸政府負面的印象以「專制集權」「強勢霸道」「獨裁」「貪腐」等爲主;反觀,對大陸政府有好印象者則由2018年的34%減少到2019年的25%,爲歷次調查新低。其中只有3%的臺灣民衆認爲大陸政府「施政效率高」和「資源整合能力強」。正如臺灣學者耿曙所言:「臺灣青年對大陸印象主要來自相關媒體:刻板的臉龐、制式的語調,甚至時有恫嚇的言語,積累而成的權威講話、疏遠負面的感受。」截至目前,臺灣地區中學公民課本還在教導學生:「中華民國臺灣爲民主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專制獨裁國。」被誤導的青年自然會認爲臺灣地區的政治制度相較於大陸更爲先進,並把臺灣地區與大陸視爲「民主」與「專制」的對立。同時,臺灣地區青年還自詡「中華民國」爲「亞洲民主燈塔」,深受國際社會尤其是西方國家的「尊敬」。相反,中國大陸是共產主義國家,離民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此外,兩蔣時期形成的「中國可能再統一的條件:只有當共產主義消滅」的認知也仍然存在,臺灣地區青年對共產黨和社會主義制度仍然懷有偏見與敵意,這些刻板印象是導致臺灣地區青年對大陸認知失調的關鍵所在。亦即,臺灣地區青年認爲他們是「民主國家」,而大陸是「專制國家」,當兩者產生矛盾衝突時,爲了保持認知一致,他們就開始找理由指責大陸本身就「不民主、不多元、不包容」,而且「唯獨大陸對臺灣有主權要求」,有安全上的「威脅」,於是他們對大陸的態度變得更爲封閉保守,立場更爲偏頗疏離,「反中、仇中、抗中」意識凸顯。

(二)經濟領域的認知失調

上世紀60年代,臺灣地區在美國援助之下開始經濟轉型,逐漸形成出口導向型發展模式。到了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臺灣民衆創造了「錢淹腳目」的榮光,併成爲「亞洲四小龍」之首,可謂盛極一時。直到1987年蔣經國宣佈開放臺灣地區居民赴大陸探親時,大陸的人均GDP才只有252美元,而同時期的臺灣地區人均GDP已超過5000美元,這一巨大差距讓臺灣民衆心中一直有很強的經濟優越感。大陸實行改革開放以後,臺灣地區本土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開始慢慢向大陸遷移,臺灣地區在面臨經濟轉型壓力的同時又恰逢島內「藍綠」惡鬥和政治內耗,使得臺灣地區的經濟長期未有起色,臺灣地區青年生存和發展所面臨的社會經濟環境亦愈加嚴峻。面對大陸與臺灣地區經濟增長速度的巨大差距,以及民進黨肆意抹黑大陸對臺灣經濟的「吸附」,使得臺灣地區青年錯誤的認爲當前臺灣地區貧富懸殊、經濟滯脹、就業艱難、人才外流等一系列社會問題都是大陸造成的,於是對大陸心存芥蒂甚至是怨恨。據臺灣21世紀基金會調查顯示:壯年世代(36-50歲)和年長世代(51歲以上)認爲中國大陸的快速崛起有利於臺灣地區經濟的發展;但青年世代(20-35歲)不但認爲大陸的快速崛起會威脅臺灣地區的經濟安全,而且還激化了他們對兩岸關係的認知(認爲兩岸是「一邊一國」比例爲77%)。但又由於臺灣地區青年認知到在經濟全球化和自由化的時代,臺灣地區想要持續發展,就無法繞開作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擁有廣袤市場的中國大陸,兩岸的經貿往來不可避免,於是臺灣地區青年對大陸在情感上的厭惡與現實中的需求又產生認知失調。在矛盾的情況下,一些臺灣地區青年只能降格以求,抱持一種逃避大陸激烈競爭的「鴕鳥心態」,盲目地追求一種安於現狀的「小確幸」生活,儘量對大陸「敬而遠之」,這就使得臺灣地區青年宏觀視野角度的認知缺失。

(三)社會文化領域的認知失調

臺灣地區青年對自己的社會制度和民衆素養抱持一種莫名的優越感,且習慣用「文明」和「非文明」來區分兩岸間的社會羣體關係。同時,他們具有典型的「先進—落後」二分思維認知偏見,特別喜歡用臺灣地區的社會發展水平和民衆素質來和大陸作對比。比如大陸人「讓小孩隨處便溺、愛插隊、說話嗓門大、隨地吐痰、在非吸菸區抽菸、喜歡爭搶等,比較缺乏文明禮儀」。如若遇到相同的遊客素質低事件,臺灣地區青年更傾向認爲大陸人整體素質本來就低,而其他國家(如美國、日本) 的遊客只是個別現象而已。根據2018年臺灣指標民調中心的結果顯示,28%的臺灣民衆喜歡大陸人,53%的臺灣民衆對大陸人沒有好感,相較於往年,變化不大。從2014年至今的調查可以看出,對大陸人持正面觀感的維持在26%-31%之間,持負面觀感的維持在49%-54%之間,波動幅度維持在5%左右。而臺灣地區青年對大陸人的認知比例大致相當,多數認爲大陸人「不文明」「水準低」「不守法」「高傲自大」等,而稱許大陸人「有同胞愛」「率直豪爽」「熱情親切」的只佔少數,比率皆低於3%。正如臺灣學者楊開煌所言:「臺灣大部分媒體對大陸的報道和宣傳都是負面的,這與『政府』在政治社會化方面的內容相一致,因爲不管是國民黨的『反共』教育還是民進黨的『去中國化』教育,都是以貧窮落後、獨裁專制、素質低下來塑造大陸形象,這就使得臺灣青年對大陸的原始認知都偏向負面。」當然,這主要還是基於兩岸社會文化制度的差異,由此衍生出截然不同的價值觀。然而鑑於大陸與臺灣地區不同,臺灣地區青年出自對「內羣體」的偏好,一般都認爲臺灣地區先進而大陸落後,臺灣地區文明而大陸不文明。這種帶有有色眼鏡的偏見必然導致臺灣地區青年對大陸認知的失調,爲了保持認知一致,他們就表現出對大陸的更加蔑視,並開始鼓吹「愛本土」「愛臺灣」,對選擇去大陸發展的臺灣民衆嗤之以鼻,而對大陸近年來的進步和發展視而不見,只想知道他們自己相信的,對於大陸的真實情況並不在乎。

二、臺灣地區青年對大陸認知失調的歸因

根據費斯汀格的研究指出,個體的認知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逐步深化,這期間會陸續產生認識失調的現象。而這一情況通常基於以下幾個因素產生:接觸的新信息與原有的認知相悖、與以往經驗相矛盾、邏輯上的衝突、羣體觀念的分歧以及文化習俗的差異等都可能產生失調現象。對大陸的認知僅是臺灣地區青年衆多認知中的一個方面。臺灣地區青年對大陸的新認知如果同原有的認知相矛盾,就很容易產生認知失調,這種認知不一致的程度越高,認知失調的程度也就越高。具體說來,臺灣地區青年對大陸的認知失調大致歸因於以下幾個方面:

(一)心理錯位造成的認知失調

一直以來臺灣民衆面對大陸這個曾經的「窮親戚」普遍擁有自然而然的優越感和自豪感,在他們看來臺灣地區不光在經濟發展和民主制度方面優於大陸,而且在生活水平和公民素質方面也比大陸先進。但隨着大陸近年來在各個領域的全面崛起,綜合國力相較於臺灣地區青年的父輩時期已不可同日而語,兩岸實力的此消彼長讓臺灣地區青年很難再繼承父輩原有的優越感。而且他們親身經歷了臺灣地區從經濟、文化的領先地位到競合,直至開始落後的過程,心理上的落差讓其無法客觀看待大陸,由此產生對大陸認知的失調,內心充滿失衡感與失落感。這一心理髮展的邏輯爲:中國大陸崛起——外部心理衝擊與島內經濟發展困頓——內部「相對剝奪感」增強。顯見,一些臺灣地區青年面對大陸的快速崛起顯露出難以言表的憂慮之心。據臺灣地區相關民調顯示:有近57%的臺灣地區年輕人視中國大陸爲未來臺灣地區的威脅,而美國爲14%,日本只有9%。足以看到「大陸威脅論」已在臺灣地區年輕人中蔓延,這實際是焦慮感的一種外在表現。與此同時,部分臺灣地區青年也意識到臺灣地區未來的發展前景根本無法離開大陸的扶助,但又由於心理應激和自我保護而衍生出一種「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矛盾心理。再加上,島內「綠營」政客時常操弄「大陸導彈對準臺灣」「大陸封殺臺灣國際空間」等議題,給大陸扣上「打壓」「鴨霸」的大帽子,致使臺灣地區青年心生恐懼,害怕臺灣地區被大陸「吞併」,失去所謂的「民主自由」。以上心理錯位讓臺灣地區青年在面對大陸時越發糾結與矛盾,最終演變對大陸的認知失調。

(二)思想偏差導致的認知失調

「去中國化」「民主化」和「本土化」是部分臺灣地區青年對大陸認知失調的思想根源。首先,1999年在李登輝的推動下臺教育部門開始在中小學階段實施「88課綱」,執意在臺灣地區推行以「同心圓」史觀爲核心的「去中國化」教育。長此以往,臺灣地區中小學社會領域課程(包括歷史、地理和社會)不斷向青少年灌輸「反共」意識形態,煽動敵視大陸的情緒,竭力培植青年羣體「反中」「仇中」「抗中」的偏執思想。陳水扁執政後,加快了「法理臺獨」的步伐,並不斷對中共形象進行肆意抹黑,把中共當作臺灣地區的「假想敵」,極力營造中共對臺動武的氛圍,這就使臺灣地區青年對中共的錯誤認知轉化爲對大陸的錯誤認知。民進黨當局運用以「去中國化」爲核心的「教育臺獨」手段,不斷向臺灣地區青年灌輸「臺獨」意識,使他們對祖國大陸和兩岸關係定位產生了錯誤的認知。外加兩岸迥異的政治制度與價值觀念,更加劇了他們對大陸的排斥心理和認知偏差。其次,隨着臺灣地區「民主化」進程的不斷推進,臺灣地區青年在意識形態上表現出對「西式民主」的追捧,對大陸實行的社會主義制度「嗤之以鼻」。他們普遍有着「反體制」「反權威」的傾向,不斷給大陸貼上「不民主」「沒人權」等標籤,「不問是非」「只問顏色」「爲反對而反對」。第三,隨着臺灣地區「本土化」運動的興起,「中國意識」逐漸淡化,所謂的「臺灣意識」大肆蔓延,形塑了臺灣地區青年對大陸的認知偏見和抗拒心理。在高度膨脹、自我封閉、與大陸對抗的「臺灣主體性」塑造過程中,臺灣地區青年雖然沒有「臺獨」分子那樣深刻的「仇中」心理,但普遍認爲大陸「專制」「落後」「不文明」等。總之,「去中國化」「民主化」和「本土化」共同導致的思想偏差致使臺灣地區青年逐漸對大陸產生認知失調。

(三)經濟困境造成的認知失調

由於無法全面分享兩岸和平發展的紅利,臺灣地區青年無法直接感受到兩岸經濟發展給他們帶來的實際利益,進而降低了他們支持臺灣地區與大陸經濟往來的意願。當前,臺灣地區經濟增長乏力,兩極分化越發嚴重,青年人失業率攀升,薪資水平止步不前。據臺當局「主計處」2019年10月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臺灣20~24歲青年失業率飆升至12.86%,換句話說,平均每8名臺灣地區青年中,就有1人處於失業狀態。同時,臺灣地區青年的薪資水平已不是倒退20年,而是比20年前還要少。20~24歲青年扣掉物價通膨,實質薪資只有26K,比20年前的29K還要少,70%以上臺灣地區青年認爲自己是「青貧族」。外加臺灣地區受到經濟全球化的衝擊,以及因當前兩岸形勢無法加入RCEP進而造成臺灣地區經濟被進一步邊緣化等因素的影響,更加劇了臺灣地區經濟外部發展環境的複雜性。經濟困境產生了兩個後果:一是臺灣地區青年忙於考慮和應付自身生計問題,往往選擇忽略和無視大陸,對大陸表現出「無感」甚至「冷感」。二是臺灣地區青年將自身經濟困境的責任轉嫁到大陸方面。在民進黨當局的肆意歪曲下,原本由臺灣地區內部治理失當所導致的兩極分化和失業等問題,都被通通歸罪爲大陸帶來的負面衝擊。這就進一步加深了臺灣地區青年把大陸視爲「敵對力量」的錯誤認知,他們尤爲擔心大陸經濟的「磁吸效應」會危及臺灣地區的經濟安全和經濟獨立,進而加劇了在臺灣地區經濟滯脹情況下臺灣地區青年對大陸的認知失調。

(四)媒體誤導造成的認知失調

臺灣地區青年對大陸的認知渠道分爲電視廣播、新媒體和直接接觸三種,而據有關數據顯示目前臺灣地區青年獲知大陸信息主要還是以新媒體爲主,其中社交媒介如Facebook、Line、Ins等成爲他們瞭解大陸的最主要載體,潛移默化中影響着他們對大陸的認知。龐大的網絡信息具有盲目性、碎片化等缺點,無法排除有關大陸的虛假和有害信息。而且「藍綠」對抗的大環境致使臺灣地區媒體往往成爲國、民兩黨的喉舌,政治色彩濃厚,媒體的客觀性蕩然無存。隨着新媒體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臺灣地區媒體進軍網絡,成爲影響年輕人認知大陸的重要來源。雖然臺灣地區青年對大陸經濟實力和國際地位的提升有所認知,但由於絕大多數「綠媒」如《自由時報》《蘋果日報》、三立電視臺等的刻意誤導,使得他們對大陸的認知存在偏差,加深了他們對大陸的認知失調。再加上,因政治原因,大陸無法掌握臺灣地區信息傳播的話語權,對臺灣地區媒體的誤導宣傳和歪曲報道幾無反制措施,臺灣地區青年對大陸信息的獲取主要還是靠臺灣地區媒體的二次傳播。信息傳播話語權喪失所造成的結果就是臺灣地區青年對大陸的錯誤認知進一步強化。這也就意味着在兩岸傳播中形成了惡性循環,即由於對大陸抱持偏見,臺灣地區青年總是對大陸方面信息的真實性和權威性心存質疑,長此以往,兩岸之間的隔閡與疏離感愈發嚴重,使得臺灣地區青年在意識形態、價值觀念、生活方式等方面與大陸漸行漸遠,進而加劇了他們對大陸的認知失調。

(五)同儕壓力造成的認知失調

從社會心理學角度來看,當個體受到羣體的影響(引導或施加的壓力)而改變自己的認知、判斷和行爲,並與所在羣體大多數人保持一致,表現出「從衆效應」(Bandwagon Effect),即通常所說的「隨大流」。正如臺灣學者邱毅所言:「蔡英文當局上臺以來在臺灣青年人中營造出一種『仇中』『恨中』『抗中』的氛圍和氣候,『反中』也就成爲臺灣青年羣體當然的『政治正確』。」舉例來說,臺灣地區青年的從衆現象在「反服貿運動」中表現得尤爲明顯,部分臺灣地區青年平時不看社評和專欄文章,只看「懶人包」,對於大陸的認知極易受同儕羣體的影響,爲了獲得同伴的支持和認可,蜂擁而至地到網絡上「政治站隊」和「爭吵謾罵」,還糾集同伴一起去社運現場湊熱鬧,以追求所謂「政治正確」,這些不理智的舉動暴露出臺灣地區青年普遍對大陸「不問是非」「爲反對而反對」的病態認知。鑑於此種同儕壓力,有的臺灣地區青年擔心被貼上「親中賣臺」的標籤,不敢承認自己是中國人,不願說中國大陸的好話。比如,一臺灣地區青年在海外遭遇危險時,有記者問其是否會向中國大陸求助,該青年坦言:「如果可以求助其他國家,當然首選外國,儘管我認爲自己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但我不想在回臺以後遭受周圍鄙夷的眼光,這在目前的臺灣是非常現實的考量。」從這一表述可以看出,在面對中國大陸時,部分臺灣地區青年的內心依然充滿矛盾與糾結。從認知失調理論來看,這種矛盾與糾結就是「認知失調」 。這也是許多臺灣地區青年在「不知不覺」中產生對大陸認知失調的重要原因。

但需要說明的是,人們在認知失調方面是有個體差異的。首先,在承受失調的能力方面有個體差異。比如,面對失調,一些人相較於另外一些人更加甘之若素。換句話說,某些人只有面臨更深的失調程度時纔可以激發其減少失調的行爲。其次,在減少失調的方式方面有差異。比如,一些人相較於另外一些人更可能借由貶抑信息來源的方式來減輕自身的失調程度,而不是改變原有觀念。再次,對於一些人是失調的情境,對另外一些人就不是失調。因此,面對失調,臺灣地區青年通常會選擇兩種截然不同的路徑。一些臺灣地區青年選擇直面自身對大陸的認知失調,積極藉助信息的蒐集和知識的積累來重新認識真實的大陸,進而轉變其對大陸固有的偏見和認知;另外一些臺灣地區青年則選擇盡力避免觸及使其失調的情境或信息,對那些與自身固有認知相悖的情況通常選擇忽視或逃避,顯露出他們不願接觸和了解大陸信息的特質。但總體看來,更多的臺灣地區青年選擇了後者,也因此導致他們對大陸的認知失調越發嚴重。如何引導這些臺灣地區青年減少並消除對大陸的認知失調,構建新的認知結構,達到認知協調,是接下來兩岸社會能否深度融合的關鍵所在。

三、認知失調的調試機制

正如前文所述,臺灣地區青年對大陸的認知失調令其感到不適,所以他們只能通過儘量減輕失調程度或是防止失調進一步增加的方式來達到認知上的協調。根據費斯汀格認知失調理論,認爲可通過「強迫服從」「接觸信息」與「社會支持」等心理機制來對臺灣地區青年的認知失調進行調試,進而重塑他們正向、積極、理性的大陸認知。

(一)「強迫服從」

「強迫服從」的行爲更易於使個體遵從施加在自己身上的、想要轉變其原有觀念的「現實」,進而減輕失調程度。這類「強迫服從」要麼是經由威脅性懲罰而引起,要麼是經由應允性獎勵而導致。費斯汀格認爲,失調程度實際上是原有觀念的重要性與獎懲力度的重要性之間形成的一個函數。換句話說,原有觀念越重要,個體的失調程度也就越深;反過來,獎懲力度越不重要,個體的失調程度也會越大(前提是獎懲力度足夠產生所期望的服從)。可見,由「強迫服從」導致的認知失調,可透過改變個體的原有觀念或經由獎懲力度的提升來減輕其失調的程度。

因此,爲了在兩岸青年的交流交往過程中達到「強迫服從」的成效,大陸方面可通過積極提升獎懲力度的方式來促使臺灣地區青年減輕自身失調的程度。一方面,對於反對「九二共識」、鼓吹和從事「臺獨」分裂活動的予以嚴正的反對並做出相應的懲罰。當前,部分「臺獨」藝人一面在大陸頻頻登上各大衛視的螢幕和舞臺賺錢,但回到臺灣地區後卻大肆鼓吹和支持「臺獨」。對於這種行爲必須予以嚴厲的譴責並進行懲罰。另一方面,對於積極參與兩岸交流、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行爲予以獎勵。這其中,「盧麗安現象」給了臺灣地區青年很好的示範效應,相信越來越多的臺灣地區青年在看到大陸的誠意及發展機遇後會選擇赴陸發展,進而促進兩岸各方面的融合。因此,加大懲罰或獎勵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對臺灣地區青年內心觀念產生重大影響,指引其對大陸的認知往正確的方向發展,最終達到認知協調。

另一方面,根據費斯汀格的觀點:「對大多數人而言,個體身上被外界或他人強加的『現實』通常具備一種高度『強迫服從』的特質。故此,當個體陷入認知失調後,爲了減少失調帶來的不適,就會主動與其他人討論此一事件的真實性,但在討論過程中發現其原有看法或觀點受到大羣體『現實』的誘導,被迫改變立場,以達到認知協調。」比如一臺灣地區青年對大陸充滿偏見,誓言要抵制大陸,於是與身邊的朋友吐槽大陸的各種不是,但後來發現身邊的一些人不光對大陸有正面觀感,甚至還打算赴陸發展。當這些人的數量達到足夠多時,就會促使他改變原有看法或觀念,以達到認知協調。迴歸到現實中,可以想辦法在臺灣地區青年的生活環境中適當增添一些「大陸元素」,一方面是爲他們提供各種優惠政策,以吸引更多臺灣地區青年赴陸學習、工作和生活。如大陸近年推出的「惠臺31條」「惠臺26條」等一系列惠臺利民措施,破除了臺灣地區青年赴陸發展的顧慮,爲他們提供了更多同等待遇,爲他們在大陸學習、工作和生活提供了更多便利和支持。另一方面是讓「大陸元素」充盈在臺灣社會。根據臺灣《中時電子報》的報導,大陸「雙十一」已成爲臺灣地區青年消費者最喜愛的購物節,據臺當局經濟主管部門的數據顯示,全臺灣2019年11月的網購數額較2018年11月上升19.71%,總金額首次超過200億元新臺幣,證明了「雙十一」大戰在臺灣地區的火熱程度。從大陸發跡的「雙十一狂歡購物節」,已經真正融入到了兩岸社會中,堪稱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的良好示範。顯見,以上做法都可以在臺灣社會中形成「強迫服從」的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當前兩岸關係趨於緊張,這種「強迫服從」的氛圍在臺灣地區青年謀求減少失調的過程中並不容易營造,這顯然還需要大陸方面進一步的努力。

(二)「接觸信息」

當個體處於認知失調時,會對「接觸信息」進行選擇:主動追求產生協調的信息,避免接觸產生失調的信息。根據認知失調理論,「接觸信息」一般分爲「主動接觸信息」與「被動和強迫接觸信息」。鑑於臺灣地區青年普遍對大陸缺乏主動認知,更多爲被動認知,因此這裡主要探討在被動接觸信息後產生失調的情況。由於失調者一些被動的行爲,從而使其受到了新信息的影響,並且,一旦失調者進一步瞭解了新信息,這些新信息就有可能減少其的失調程度。按照費斯汀格的觀點,被動和強迫接觸信息有以下幾種情況:

1. 偶然接觸。可以想像到的是,一次偶然的接觸,就可能使陷於認知失調狀態中的個體歸於認知協調。比如一個偶然的機會,臺灣地區青年給來臺旅行的大陸游客指路,發覺大陸人並不像臺灣地區媒體宣傳中的那麼野蠻粗俗,反而文明有禮,這樣會慢慢動搖其內心對大陸的刻板認知,產生對大陸的正面觀感,進而減少對大陸的失調程度。

2. 在無關基礎上的接觸。個體基於不同緣由接觸到某些潛在的信息源,使其感到失調或不適,因爲他在主動獲取想要的信息時,也被動接觸到了一些無關緊要的信息,但這一過程可能間接地改變他原有的觀點,進而減少他的失調程度。比如臺灣地區青年對美國大片或臺灣地區綜藝節目很感興趣,他們在觀看這些娛樂節目時順帶接觸到了一些本無意瞭解的「大陸元素」,而且還是較爲正面的、顛覆以往認知的,從而減少了他們對大陸的認知失調。

3. 強迫接觸。由於個體生活在信息充斥的世界裡,新信息以及由此形成的新認知就難免被強加於個體身上。產生這種現象有幾種方式。某些信息因爲傳播太快太廣,以至於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比如,隨着大陸實力的日益增強,不管到沒到過大陸的臺灣地區青年都能透過各種渠道瞭解到大陸在世界的快速崛起。據島內TVBS公佈的調查數據顯示,臺灣地區青年羣體中有72%的人覺得未來中國大陸會成爲全球第一強國,有68%的人不認爲中國大陸的崛起會損害臺灣的利益。可見大陸「正能量」正在逐漸改變臺灣地區青年的大陸認知。可能產生的其他情況還有:個體的某一行動可能造成難以預料的後果,進而產生新的認知。比如「惠臺31條」推出後在臺灣社會引起積極反響。根據島內《遠見》雜誌公佈的數據顯示,臺灣地區青年羣體中有66.7%的人覺得「惠臺31條」對兩岸關係的穩定有正面作用,有59.6%的人願意去大陸發展。隨着越來越多的臺灣地區青年尤其是未曾到過大陸的臺灣地區青年赴陸發展,他們對大陸必將產生新的認知。

4. 與他人的交往。當個體與他人交往時,會遇到觀點或主張相悖的人,而這些人則是引發個體認知失調的潛在信息源。這一情況所引發的認知失調,有偶然發生的,也有由其他人引發的。例如,剛完成某一行動的人爲了得到其他人的支持而把此事告訴其他人。在此一交往的過程中,一些聽衆無意間輸出了某種觀點和主張,而這些觀點和主張則與他的實際行動是相沖突的。此一情景往往產生於個體意圖藉由他人的支持和認可來減輕自身失調程度的時候,他不經意地吸收了他人的觀點和主張,最終使本人陷入認知失調的狀態中。爲了減少失調,他只能逐步改變原有觀點,以達到認知協調。比如,來大陸參訪的臺灣地區青年,在和大陸青年接觸交流後,發現自己以前對大陸的很多看法存在誤解,開始對大陸抱持正面觀感,於是使其產生認知失調。爲了減少失調帶來的不適,他們存在修正原有觀點的可能性,使之逐步改變對大陸的既有認知。

可見,增加「接觸信息」是重塑臺灣地區青年大陸認知的重要途徑之一。當然,除了偶然和強迫接觸,更應爲臺灣地區青年創造條件,增加他們與大陸青年面對面交流的機會,讓他們深度交往,建立友誼。只有不斷增加兩岸青年的信息接觸,才能增進了解,消除誤解,進而使臺灣地區青年的大陸認知朝正向轉變。

(三)「社會支持」

在個體認知失調的衆多原因中,社會羣體的作用難以忽視,但反過來,社會羣體又是減少甚至是消解個體認知失調的重要憑藉。個體可藉由某一社會羣體對某些看法、主張和態度的「社會支持」,來擴充和增加同那些看法、主張和態度相協調的認知元素,進而減輕個體的失調程度。個體爲了達此目的往往會選擇尋找儘可能多的支持或同意其新觀點的其他人。總的說來,當個體面對急需改變的壓力時,贏得外界或他人的支持和認可繼而建構社會「現實」,是其改變認知的重要途徑之一。故此,讓臺灣青年獲得正向的「社會支持」就顯得尤爲重要。

一方面,要繼續深化臺灣地區青年對大陸的正確認知,形塑認同和平發展、促進社會融合的「兩岸族」。「兩岸族」作爲大陸與臺灣地區彼此聯繫與溝通的紐帶,對「兩岸命運共同體」的構建至關重要。有一個形象的說法就是臺灣地區青年正在使用「兩寶兩微四卡」(淘寶、支付寶,微信、微博,門卡、公交卡、電話卡、銀行卡)進入「兩門一室」(校門、家門、辦公室)。他們在大陸的生活經驗以及對大陸的認知、情感將爲臺灣地區本土青年提供正向的「社會支持」,促使更多臺灣地區青年加入到「兩岸族」這個新興羣體中,共促兩岸社會融合。當然,臺灣地區青年對大陸認知失調的減少乃至消解是一個漸進、長期的過程,畢竟兩岸在社會制度、生活方式乃至價值觀念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但應看到,越來越多的「兩岸族」「用腳投票」,選擇到大陸創業、就業和生活,開始以客觀和理性的眼光看待大陸和兩岸關係。

另一方面,如果產生了不置可否的信息,而這些信息又與普遍持有的觀點相牴觸,那麼,也會使許多人產生失調,此時可以通過獲得某種社會支持來減少失調程度。比如兩岸市場的進一步開放,有利於臺灣資源的合理、有效配置,爲各行各業帶來商機的同時,也必將惠及正值打拚期的臺灣地區青年羣體。但仍有部分臺灣地區青年誤認爲「陸資將吞併臺灣,並加速經濟衰退」「大陸人將搶奪臺灣人的飯碗」。這其實是一種害怕挑戰、逃避競爭的畏懼心理,也是對大陸缺乏正確認知而產生的認知失調。因此,爲了減少臺灣地區青年的失調程度,大陸可繼續加大惠臺政策力度這一「社會支持」,在助力臺灣地區經濟發展的同時,讓大陸經濟發展的紅利可以惠及更多、更廣的臺灣地區基層民衆尤其是青年羣體,讓他們實實在在地感受到大陸的善意和誠意。對於在陸發展的臺灣地區青年,要爲其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對於沒來過又想來大陸的臺灣地區青年,大陸應爲其提供便利條件,支持他們多到大陸走一走、看一看,親身感受大陸的發展變化,讓他們對大陸有一個全新、充分的認知。

總而言之,當臺灣地區青年對大陸新的認知進入其視野,就會產生某種程度的失調或不適。基於此,根據費斯汀格的建議,可藉由「強迫服從」「信息接觸」以及「社會支持」三種心理機制對臺灣地區青年的認知失調進行調試,進而形塑他們更加客觀、理性和正向的大陸認知。

結 語

當前,與認知相關的研究在兩岸關係研究領域愈來愈受到專家學者的普遍關注,而認知失調更是一個值得重視和探討的議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減少乃至消解臺灣地區青年對大陸的認知失調,需要長期的時間和系統化的工作,除了在「強迫服從」、「信息接觸」和「社會支持」等三方面進行努力以外,更應保持戰略定力和耐心,多方面傾聽臺灣地區青年的想法、意見和建議,以更寬廣的心胸和更謙和的態度來面對和處理兩岸之間的歧見與矛盾,促使臺灣地區青年堅信祖國大陸對他們而言不是威脅而是機遇,進而減少直至最終消解部分臺灣地區青年對大陸的認知失調。

(作者王先偉爲西南醫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孫云爲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重大理論平臺執行長)

(原刊載於上海臺灣研究所倪永傑主編的《臺海研究》雜誌2022年第1期,原題:臺灣地區青年對中國大陸的認知失調及其調試機制研究,授權中時新聞網轉載)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