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汽車銷量連續11個月下滑,電動汽車市場份額逆勢提升

因擁有高技能勞動力和豐富的國際汽車市場經驗,泰國長期被公認爲“亞洲底特律”。近年隨着電動轉型潮流席捲,作爲東南亞第二大汽車消費市場的泰國,成爲中國汽車公司搶灘登陸的首選目的地。但現在,泰國汽車市場連續11個月銷量下滑,汽車生產製造也大幅萎縮。

據當地媒體報道,4月泰國整體汽車市場銷量爲4.67萬輛,同比下滑21.5%。今年前4個月,泰國市場新車銷量規模同比下降23.9%。降幅最爲明顯的細分市場爲皮卡,銷量大幅下降超過三成。

除新車銷量放緩外,泰國汽車製造業也出現萎靡。今年前4月,泰國汽車產量共計51.88萬輛,同比下降17.05%;整車出口量爲34.07萬輛,同比下降3.66%。

泰國汽車工業集團主席顧問素拉蓬·派西特帕塔納蓬(Surapong Paisitpatanapong)表示,導致汽車銷量下降的因素包括金融機構收緊汽車貸款審批,以及2024年財政預算推遲導致經濟增長放緩。這導致政府支出大幅減少,從而使得消費者購買力減弱。

受此影響,長期位居泰國汽車市場銷量榜首的日系汽車,最新交付量已經出現下滑。前四月豐田汽車當地銷量下降17.4%,三菱汽車銷量同比減少29.1%,五十鈴汽車銷量同比銳減48.3%。

多家中國汽車製造商銷量也有所波動,長城汽車前四月銷量同比下降14.8%,上汽MG銷量下滑24.2%。連續數月蟬聯泰國電動汽車銷量第一的比亞迪汽車,今年前四月總體延續勁增態勢,但4月的最新銷量同比下滑近5成,品牌仍在低迷大環境中應對挑戰。

汽車銷量不振的影響已經逐漸傳遞至上游。泰國工業聯合會表示,汽車銷量下滑導致前4個月優質鋼材銷量下降11%至12%。泰國每年鋼鐵消費量約爲1600萬噸,目前該國鋼鐵產能利用率僅爲28%,創歷史新低。

由於汽車產銷量和出口量未能復甦,泰國汽車業可能考慮調整今年全年的產銷目標。此前,當地機構預計今年汽車產量有望達到190萬輛,國內市場銷量預計將達到75萬輛。

當地行業組織呼籲政府出臺利好汽車消費政策,因爲刺激汽車銷售將促進生產,併爲民衆提供更多就業機會。此外,政府所徵收的消費稅、增值稅以及所得稅增長也將帶動經濟。

值得注意的是,在汽車消費整體規模縮減的情況下,今年4月泰國電動汽車銷量佔比達到32.4%,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27%。其中混合動力電動車型的銷量增長56%,反映出處在能源轉型關鍵期的泰國車市仍蘊藏潛力。

一位造車新勢力的國際營銷負責人告訴界面新聞,泰國新能源市場的成熟度在東南亞地區僅次於新加坡,而且當地消費者對外來新造車品牌的接受程度較高,爲自主品牌提供彎道超車的機遇。相比之下,歐洲地區雖也具備新能源發展的土壤,但當地顧客的消費心智受到本土老牌汽車品牌深刻影響,外來汽車製造商尤其新勢力需要重新建立信任感。

當前,上汽MG、比亞迪、長城、哪吒、長安等中國汽車公司已經在泰國佈局工廠,並針對市場情況展開營銷。

緊湊型車仍佔據泰國電動車銷量主力,1百萬泰銖(約合人民幣19.73萬元)以下的SUV是最受消費者關注的細分市場,上述中國品牌已經在這一領域推出多款車型。去年泰國前十大暢銷電動汽車中,除了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其餘均爲中國品牌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