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股大盤漲2成!生技股卻只漲3.6%等補漲行情 一表13檔概況

(圖/今週刊提供)

生技族羣上半年冷颼颼,不過,若是臺股漲多回檔,生技股就有機會成爲資金避風港。CDMO與新藥開發爲臺灣生醫產業兩大主軸,下半年哪些公司值得佈局?

過去在臺股表現不佳時,生技股總會扮演資金避風港的角色,不過臺股今年上半年氣氛大好,加上第二季又有人工智慧(AI)狂潮助攻,相較於臺股前七個月漲幅達二一.三%,生技醫療類股卻只漲了三.五八%,明顯落後大盤。

細看今年生技股上漲結構,可以發現,上半年資金青睞的生技股大多是有獲利保護的公司,與過去市場多追逐本夢比,出現了不同的景象。

從成長來看,前十五名的公司中,只有搭上AI熱潮、研發AI醫療產品的醫揚(六五六九)營收沒有成長,其他公司上半年營收至少都有雙位數以上的成長。

保瑞併購發酵 營收翻兩番

臺康生擴廠 有助成長加速

展望下半年,生技產業趨勢怎麼走?還有哪些公司值得投資人關注?從趨勢來看,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CDMO)是近年臺灣生技產業發展的主軸之一,也有實際獲利挹注支撐。例如生技股王保瑞(六四七二),今年股價上漲一一五%,上半年則是因爲去年併購安成藥業,營收成長二二○%,翻了超過兩倍,今年第一季每股稅後純益(EPS)十三.六二元超過去年前三季累積EPS十三.一五元,有基本面撐起股價。

另一方面,在保瑞併購安成之前,臺灣最大的CDMO廠臺康生(六五八九)竹北廠新產能預計下半年可以完成擴廠,產能將從目前的一.二萬公升翻倍到二.五五萬公升,也可望刺激營收加速成長。

還有大分子藥廠永昕(四七二六),去年私募後,入主永昕持股逾二○%的最大股東日商JCR包下今年三月完工的二廠產能,第二季營收年增四四%。雖然永昕今年第一季比去年第一季少了生物相似藥LusiNex權利金一億元,營收衰退近四成,但第二季產能開出,營收反倒成長四四%,反映CDMO營收成長。

寬量國際生技顧問王冠然分析,永昕的客戶還有兩個臨牀三期的專案即將申請藥證,未來營收表現應該會愈來愈好。永昕董事長陳佩君則表示,雖然永昕還在虧錢,隨着日、韓客戶的藥物進入生產,二○二五年有望損益平衡。

至於新藥開發,下半年到明年也有不少藥廠有機會取得藥證或達成階段性的進度。

(圖/今週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