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電推5645億電網韌性建設 朝淨零排碳目標邁進

臺電規劃「綠能分散供電」提升再生能源併網容量,其中開閉所是離岸風電併網的關鍵樞紐之一,如同家中分電箱,扮演電力「中繼站」角色,協助電源引接及分送用電,離岸風電傳輸上岸後,透過開關設備將電力併入全國電網供民衆使用。圖爲臺電彰一開閉所。(圖/臺灣電力公司提供)

臺電正式公佈10年投入5645億推動「強化電網韌性建設計劃」,以「力求分散、持續強固、加強防衛」3大主軸、10大面向,全面提升全國電網面對突發事故的因應能力,力求杜絕全國大停電再發生,短期(2年)內將加速辦理執行中的韌性工程並強化系統保護及防衛能力,中期(5年)內持續推動電網分散及強固工程,長期(10年)則將完成3大樞紐節點分散工程及相關長程計劃,期待提升用電品質並朝淨零排碳目標邁進。

「分散工程」聚焦降低電網集中風險,包括「電廠直供園區」減少跨區供電,「綠能分散供電」則可促進綠能併網及在地就近供電,「樞紐節點分羣」可分散3大樞紐變電所供電風險,「增加配送節電」則透過增建關鍵變電所,紓解都會地區供電瓶頸,並藉由「精進區域調度」分散調控風險等5項作爲。

「強固工程」則着重提升設備穩定程度,其中涵蓋3項作爲:「電網擴充更新」將加速設備更新升級及容量擴充,「廣增儲能設備」則可搭配綠能發展,增進電力系統穩定,另將透過持續推動「變電所屋內化」防止外力及極端氣候干擾影響。

「防衛工程」部分,臺電將透過「強化防衛縱深」提升電廠、電網間各層次保護設定,「即時動態防衛」可監測相關設備狀態,提高防衛精準度,整體有助阻止停電事故擴散,協助電網若遇突發事故,可在短時間隔離故障點,縮小事故範圍,儘速恢復穩定運轉。

過往電網建設因應臺灣地狹人稠、電廠用地難覓且用電成長快速,爲求整體供電效率,因而形成既有供電集中化及大型化發展現況,而電網過度集中也提高了大範圍停電的風險。透過「強化電網韌性建設計劃」,將打造分散式電網,降低停電事故發生機率,並輔以「綠能加儲能」,強化電網系統穩定及綠能有效利用最大化,加速邁向淨零排碳目標。(臺電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