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雲林分院阿波羅計劃 民間幫大忙

臺大雲林分院院長馬惠明。(範揚光攝)

偏鄉醫療資源不足,照顧更成一大難題!臺大雲林分院院長馬惠明19日出席中時失智論壇幽默的說,都會區可以整合社區商家等民間資源打造照護網,「我們是周邊3公里找不到商店」,雲林分院在資源短缺下仍成功整合鄉公所、協會等機構打造樂智據點,爲長者提供協助。

馬惠明說,雲林年長者普遍教育程度低,比較不會主動尋求協助,且獨居比率較高,經常出現「老老照顧」的情況,家庭支持系統薄弱;院內的失智共照中心分析,雲林的失智個案有3.8%獨居,相比臺北個案0.6%高出許多。

在非都會區的地方,更需要個管師「主動」提供可能需要的協助及服務,長者更應提前預防潛在的風險與併發症。他提到,大多數失智症屬於神經退化性疾病,需要連續性的長期服務,並在不同階段提供不同協助。

他表示,雲林偏鄉就醫交通不便利,提供失智症患者相關延緩課程資源時,經常會因無人接送、距離過遠等原因被婉拒。

臺大雲林分院推出社區創新「阿波羅計劃」,深入當地在大埤鄉設立樂智社區服務據點,攜手鄉公所、社區發展協會、宮廟等等,提升長者彼此互動,也發展多項創新服務,打造健全網絡。

馬惠明說,爲了強化認知,醫院根據在地長者與文化背景,量身訂做互動課程,推出包含體能遊戲、數字遊戲、團體解謎等等。

其中,透過改良過的板球拍,加寬面板提升增加命中率與成就感,並加入對抗賽,透過身體及認知的結合,不僅能夠讓大腦動起來,更增進彼此互動。

雲林分院也將智慧科技,應用於失智照護,透過遠距設備,醫師身處院內就可以掌握失智據點的訓練過程,線上給予指導。

另外,分院也有與宏碁合作,推出居家危險偵測系統,針對獨居長者潛在意外進行即時動態攝影監測,未來將持續導入資通科技設備,將臺大雲林分院打造成爲雲嘉地區的醫療燈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