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樹蛙呱呱呱 愈冷愈愛唱求偶歌

臺北樹蛙是少數在冬季繁殖的蛙類,低沉拉長的「呱呱呱」正是雄蛙求偶的叫聲,天氣愈冷、聲音愈激烈。(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蔡佩珈臺北傳真)

臺北樹蛙是少數在冬天繁殖的蛙類,當寒流抵臺時,便能聽見低沉的「呱呱呱」求偶叫聲,雄蛙會在落葉堆下挖洞鳴叫,吸引雌蛙產卵,天氣愈冷、叫聲會愈激烈。臺北市立動物園指出,臺灣大部分蛙類繁殖季在春夏,臺灣樹蛙更顯得格外不同。

臺北樹蛙是臺灣特有種,被列爲第二類珍貴稀有野生動物,目前僅分佈在臺灣中、北部低海拔山區,以臺北盆地周圍最多。

動物園指出,雄性體長約3.5至4.5公分,雌性約4.5至5.5公分,背部爲黃綠色或墨綠色,會隨環境調整成不同顏色,部分個體背部有黃白色或藍色細小斑點,臺北樹蛙不變的特徵,則是黃色的腹部、趾部、蹼膜及眼睛虹膜,趾端膨大的吸盤可在垂直物體上活動。

園方表示,由於臺北樹蛙會隨環境變色,民衆不特別找,難以發現牠們的蹤跡。若有機會看見臺北樹蛙縮在樹葉上休息,樣子跟草仔粿十分相像。

保育員說,臺北樹蛙一般生活在低海拔山區和丘陵農耕地、果園和樹林等靜水域環境,冬季纔出來繁殖,雄蛙會選擇在落葉堆下挖洞築巢,透過鳴叫吸引雌蛙入洞交配,將卵產在白色泡沫狀卵塊中,數目約300至400顆,冬季是樹蛙科獨秀的季節。

除了臺北樹蛙,小花蔓澤蘭也是在冬季繁殖的植物。園方說明,小花蔓澤蘭花期每平方公尺可產生高達17萬顆風媒傳播的種子,繁殖力驚人,使它們能在短短十幾年間蔓延全臺。

小花蔓澤蘭開花、結果期在每年10月到隔年2月,若此時清除小花蔓澤蘭反而容易讓其擴散,政府纔將每年9月訂爲「小花蔓澤蘭清除月」。動物園表示,歡迎民衆來動物園賞蛙的同時,也認識小花蔓澤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