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長辯論她問這題 遊淑慧酸「純粹作秀」:應代表市民提問

國民黨臺北市議員遊淑慧認爲,媒體在臺北市長候選人辯論會上提問,應代表市民問市政相關問題,而非意識形態。(圖/翻攝自遊淑慧臉書)

臺北市長候選人電視辯論會5日登場,三立主持人呂惠敏針對兩岸關係、意識形態提問,被認爲是在幫民進黨候選人陳時中做球。國民黨臺北市議員遊淑慧認爲,沒有人會在辯論會上支持統一,且在辯論會上提問的媒體,實際上是代表民衆提問,應該問市民想知道的事情,而不是提問人的意識型態。

遊淑慧今(8)日在網路直播節目討論臺北市長選情,主持人錢怡君(錢子)表示,日前代表TVBS在辯論會上針對居住正義提問時,她在最後請幾位候選人自訂KPI,若沒達到是否承諾不連任,結果卻沒人敢回答,質疑「候選人是不是很膽怯?」

遊淑慧解釋,選舉過程中常常會有各種團體,突然就拿出一張紙要求候選人籤承諾,但相關內容沒經過政策、預算等研究,候選人當然可以現場簽名,但最後結果就是很可能會跳票,但以社會住宅爲例,若將KPI定太低,又會被笑「沒志氣」,因此對候選人來說,這題不論怎麼答都不利。

她強調,臺北市的地本就少,第一波選址後就花費許多溝通成本,那剩下的沒這麼適合的位置呢?且社宅光是選址就有許多地方要注意,如無黨籍候選人黃珊珊提到東湖社宅預算被砍一事,但實際上該處巷弄狹窄,周邊學校也幾乎額滿,若蓋社宅會有更多人住進去,可能就會造成嚴重的交通問題,孩子的唸書問題也需要解決,對住進去的人與原本就在附近的住戶來說是雙輸,沒法跟社區共榮。

「那天真的,我非常開心看到錢子提這個題目!」遊淑慧指出,媒體在這場珍貴的辯論會中提問,實際上是代表市民在問候選人問題,應該要如錢怡君一樣,尖銳的指出市政問題,而不是純粹作秀的意識形態,「問人家贊不贊成統一,哪個豬會在辯論會上說『其實我覺得統一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