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盆地像果凍 盆地效應震波聚焦搖很大、晃更久

▲ 臺灣東部2/4晚間21時56分地震美國測得規模6.1。(圖/翻攝自USGS)

生活中心臺北報導

花蓮地區4日發生大小地震20餘起,最大芮氏規模5.8地震,全臺有感,花蓮太魯閣宜蘭南澳震度達5級,臺北雖距離震央遠,信義區震度3級,但因盆地效應導致震波聚焦,搖晃更明顯,隨着餘震不斷,也一直搖個不停。

自晚間9時12分起,至晚間11時58分止,花蓮地區已發生21起有感地震,據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副主任呂佩玲表示,花蓮位在板塊交界,地震本來就多,今天發生的地震是能量釋放。

由於大臺北地區的民衆明顯感受到地震發生時,一直搖個不停?呂佩玲解釋,主要是臺北的盆地效應所致,當震波傳到臺北時,震波聚焦,加上臺北高樓多,地震來時搖晃更爲明顯。

▼ 中央氣象局說明0204地震原因與各地震度。(圖/ETtoday直播小組

中央社報導,前中央氣象局長辛在勤果凍比喻,指出臺北盆地就像是個果凍,當接受到能量時,就會產生明顯搖晃,因此搖晃的時間可能比其他地方要久。根據地震測報中心觀測臺北市2級震度的時間長達23.38秒,震央太魯閣5級震度的時間則長達60.84秒。

辛在勤補充,這次地震臺北搖晃的方式水平震動,幾乎沒有上下震動,代表震央距離遠,或是震源深,預估未來兩週仍會有餘震;由於連日來下雨,又逢地震,可能導致山區落石,他提醒民衆避免前往山區,注意安全

▼ 花蓮發生連續地震,蘇花公路163.9公里處傳出有大面積落石。(圖/取自即時路況中心LINE羣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