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股市》行情進入risk-off階段 籌碼與技術面主導市場波動

當行情進入risk-off時,投資者則因害怕風險選擇逃離股市、大宗商品和貴金屬市場,轉而買入黃金、美元和美債等較安全的資產。

本週外資持續自臺股撤出,單週賣超金額452.38億元,連續賣超週數推進至第7周,今年來累計賣超臺股金額再改寫歷史新高7830.6億元,而本土法人則由投信力挺臺股,投信法人本週已連續第18周站在買方,單週回補臺股20.26億元,單日連續買超臺股天數再推進至22個交易日,年迄今買超金額1323.32億元,自營商則與外資同步站在賣方,單週賣超臺股84.29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賣超臺股516.4億元。

PGIM保德信高成長基金經理人葉獻文指出,受到美股大跌、持續破底影響,本週臺股指數盤中再度改寫今年來新低,也是近一年來的低點,電子、金融、傳產三大指數全數跌破各短中長天期年線,其中,以金融股的跌幅最深,短短一週金融股指數摜破半年線與年線,傳產指數的賣壓也相當大,頗有加速趕底的味道,不過由於近期美股波動劇烈,而全球股市又以美國股市爲首,臺股短線可能難以獨善其身。

安聯投信臺股團隊表示,就評價面,以目前股價位階,多數個股評價已回到2021年上半年的水平,且多項與基本面、結構性轉好部份並無改變,相信渡過第二季、第三季這段不確定性後仍有回升機會,建議或可逐步逢波動承接或伺機逢低進場。

至於本週五公佈MSCI半年度調整,葉獻文指出,MSCI每年5月、11月的半年度調整幅度較大,本次臺股兩升一降,於全球新興市場指數、亞洲除日本指數權重分別下調至15.56%、17.9%,在全球市場指數權重上調至1.71%,最新權重將於31日收盤生效。由於MSCI權重調整會影響國際資金在各市場的配置與資金動向,加上今年美國步入升息循環,因此受到市場關注,不過,觀察近年MSCI權重升降對於臺股中長線的影響性持續降低,影響股市表現的重點,仍是經濟基本面、企業獲利狀況,以及當時的整體投資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