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減開發面積 南科三期環評過關

南科三期第二次環評大會通過。圖爲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左三)觀看臺積南科廠房模型。(臺積電提供)

原本因爲疑似「八角寮遺址」及開發面積接近100公頃,可能會延宕進入二階環評的臺南科學園區三期開發,在南科管理局於前次的環評大會中提出縮減開發面積、並增加出口,昨天第二次闖關環評大會並順利通過。

由於臺灣工業區土地飽和,據悉不少公司包括臺積電供應鏈,都有到南科三期卡位的想法。但也有業者認爲,建廠完成要3至5年,期間變數很多,一定要有十足把握。

而臺南市長黃偉哲以「歡欣鼓舞、樂觀其成」形容,欣見南科三期建設往前邁進一大步。

南科管理局表示,目前南科三期計劃面積84.51公頃,其中產業用地38.91公頃、綠地面積則增加至10.7公頃,而八角寮遺址將維持原農作,不會受到「看西藝術環」影響開闢成公園、綠地及滯洪池。

開發單位也承諾規畫生態綠廊,強化生態保育;提高水資源再利用,全區用水回收率提高至82%,並參採環委建議,再次自主加嚴放流水標準,較法規加嚴約30%;並針對樹谷及臺南園區(1至3期)進行健康風險整體評估。

南科管理局強調,透過南科三期可以推升臺南園區爲「全球最先進半導體產業聚落」科技聚落,並帶動南部地區科技產業繁榮、提供就業機會;國科會副主委陳宗權說,本案爲國家重要投資,但環境友善也很重要,也會督促開發單位全力維護;最後該案順利通過環評大會。

儘管目前半導體產業需要2至4季調整庫存,至2024年又有38座晶圓廠陸續完工,但高速運算、車用電子等含矽量高設備需求持續成長,待利空消化完畢,2027年後將啓動另一波半導體景氣循環,南科三期半導體園區或可以及時迎接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