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佳節將近 公衛學者鼓勵聚會、出國但勿忘2件事

臺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建議,歲末佳節應採「雙軌防疫」。(圖取自新冠肺炎科學防疫園地)

室外口罩令將在12月解除,民衆期待逐步恢復日常生活。臺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建議,歲末佳節應採「雙軌防疫」,鼓勵民衆佳節聚會、國際移動,都可以維持正常心態來進行,但同時應加強接種次世代疫苗以提升免疫力,且針對大型羣聚、大衆運輸等場域,仍須維持戴口罩等防疫措施。

入冬後,流感等呼吸道病毒威脅漸增,即將到來的元旦和春節也是新冠疫情一大考驗。陳秀熙今天在「新冠肺炎防疫科學線上直播」表示,無論從新加坡、澳洲、法國、德國的經驗來看,從BA.5到XBB兩波疫情高峰之間,大約都是間隔3個月,另外像是國外流行的BA.4.6或是其他未知的變異株,都可能發生「再感染」,尤其容易發生在大型羣聚活動。

陳秀熙認爲,因應新型變種病毒,應採行雙軌防疫,也就是「防疫文明」和「幸福解封」並進。防疫文明方面,雖然臺灣尚有60%的羣體免疫力,但會隨着時間下降,唯有仰賴接種雙價次世代疫苗來提升,以及在大衆運輸、公共集會、大型羣聚、醫療機構等場域,仍需維持口罩令和社交距離,家戶中如有衰弱族羣應進行自主管理。

幸福解封方面,陳秀熙指出,歲末年終是大家最快樂的日子,佳節聚會還是要正常進行,也鼓勵大家國際移動;在社區的免疫保護力之下維持正常心態進行,不必過分憂慮,可幫助經濟成長慢慢恢復,因疫情導致的通貨膨脹問題也能獲得解決。

近期中國大陸新增確診數創新高,陳秀熙認爲,從武漢原始株流行之後,中國大陸就維持相當低的疫情流行,面對Omicron變異株,幾乎是「處女族羣」,加上原始疫苗已經失效,最近幾乎以每日4萬例的速度增加,預估12月底會有1400萬名個案發生。

陳秀熙指出,很多國家在解封后沒有辦法有效防疫,因而發生「再感染」這是必然面臨的問題,而雙價次世代疫苗是拯救生命的重要方法。他直言,中國大陸在清零政策之下,同樣面臨新變種病毒入侵,如果持續清零政策,必定會付出非常大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