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福傳福 兩岸青少年藝術創作共播「福」文化種子

第九屆榕臺中小學生書畫展以「福文化」爲主線,鼓勵兩岸青少年用藝術進行自我表達。(圖/陳朝暉攝)

第九屆榕臺中小學生書畫展以「福文化」爲主線,兩岸青少年通過自己的藝術作品向我們展示他們眼中的家、街巷、海峽和世界,以及有閩臺地域特點的,與五福文化交融的生活日常,用自己對藝術和生活的思考與成人社會對話,與同伴對話,與幸福對話。兩岸的兒童用自己獨特的藝術形式進行自我表達,用藝術訴說自己心中對於幸福的嚮往。

福建師大臺灣美術研究中心主任李豫閩教授長期研究海峽兩岸民間美術與工藝,他表示,閩臺兩地同根同源,散落在兩地間許多建築廟宇的瓷雕、木雕和彩繪上,多見「福文化」的相同表達方式;這些豐富的「福」元素值得孩子們好好學習、挖掘、品味和推敲。

臺灣吳望如老師和陳秉龍教授的觀點較爲一致,他們認爲,從本屆收集到的學生作品上看,兩岸孩子各有自己對福的理解和表現形式,可以互相借鑑,從孩子們的畫作的主題呈現、線條色彩上看,福州小朋友對「福」的表達更直接,也設置了諸多的場景:五福宴、舞龍舞獅、乘坐動車遊海峽等;也運用了衆多技巧:水墨、版畫、油彩等;而臺灣小朋友則在立意、用色、線條上更加大膽,諸如:8歲莊喬安的《快樂上學趣》,9歲詹景筌的《廟口的布袋戲》獎幸福快樂的福之場景放到了課堂和看布袋戲上,前景通過誇張的大眼和咧開的大嘴,大膽用明亮的大色塊,來體現孩子心裡的激動快樂的心情。

萬餘件作品創作的過程,是孩子們頌福與傳福的過程。打開、互融與賡續,是榕臺孩子們跨越親情海峽、相約彩虹書畫的過程與方式。活動展出的兩岸特邀嘉賓作品、中小學生一二三等獎作品,圍繞「福」文化展開,「福」元素出現在城市街巷、人文飲食、古今建築、傳統佳節、民間技藝、藝術文創中,蔚爲壯觀!

雖然新冠疫情影響下,對兩岸文化交流帶來重重困難,但是兩岸業界、兩岸同胞對於中華五福的認知,對於和平美好未來的期許是共同的。海峽兩岸,一衣帶水。主辦單位負責人劉卓羣表示,希望通過搭建書畫交流展平臺,榕臺中小學生能以書畫爲載體,進一步增進兩岸青少年的瞭解與共鳴,收穫友誼、收穫成長。(資料來源/林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