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城演藝回覆問詢函:標的去年6月現業績拐點

每經記者:黃海 每經編輯:張海妮

對於知名文旅企業宋城演藝(SZ300144,股價9.85元,市值258.12億元)來說,2023年並不平靜。一面是主營業務復甦,帶動營收同比大增320.76%;另一面卻是投資花房集團“踩雷”,導致長期股權投資一年計提了8.61億元減值。

6月6日晚,延期申請約定的最後一日,宋城演藝發佈年報問詢函回覆公告。20天前,深交所曾發函,要求宋城演藝就計提花房集團長期股權投資減值的原因、合理性及其他多項內容給出迴應。

在長達33頁的回函中,宋城演藝羅列了多組數據,詳細解釋了公司爲何選擇在2023年度對花房集團的長期股權投資計提大額減值,並解釋了公司業績大增背後的原因。

花房集團業績拐點已出現

宋城演藝與花房集團的淵源可以追溯至2015年。當年3月,宋城演藝公告稱,以26億元、溢價68倍全資收購北京六間房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六間房)。2018年六間房與花椒直播重組爲花房集團並於2022年底在港交所上市,重組後,宋城演藝持有花房集團35.35%股份,爲其第二大股東。

轉折發生在2023年4月。因花房集團參股25%的一家公司被警方展開調查,花房集團部分賬戶被凍結,剛剛上市僅4個月的花房集團被迫公告停牌,至今未復牌。隨後,花房集團的業績出現大幅度下滑。

對於交易所有關計提是否及時的質疑,宋城演藝在回函中給出判斷:花房集團的業績拐點大致出現在2023年6月,也是自那時起花房集團的收入開始急劇下降。

宋城演藝給出幾方面的理由:從外界環境來看,2023年6月,除受到行業景氣度下滑及行業監管趨嚴的影響外,被投公司被警方調查也對花房集團經營造成干擾;而從公司內部來看,2023年6月花房集團啓動“瘦身”計劃,主動調整運營規模,人員規模縮減爲原來的50%左右。

以上的變化都對花房集團的業績產生了影響。

宋城演藝給出一組數據,因國內業務收入減少,花房集團2023年總營收合計25.70億元,同比下降了49.58%。分地區來看,花房集團國內收入同比下降53.09%,海外收入同比增長43.98%,由於國內收入佔比大,導致花房集團整體營業收入同比下降49.58%。

“考慮到花房集團整體業務調整、海外業務高速增長和AI創新業務運行等尚需時間和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短期內花房集團實現利潤大幅增長的可能性較小,公司與花房集團管理層充分討論後認爲未來經營將不及預期,花房集團業務下滑趨勢已不可逆。”宋城演藝補充稱。

對於涉案公司的案件進展,宋城演藝披露的最新情況顯示,2023年9月末,該刑事案件的刑事調查階段終結,並移交至檢察院進入審查起訴階段;2024年4月22日,該刑事案件移交至人民法院進入審判階段,花房集團未被列爲被告。

《每日經濟新聞》瞭解到,據此前信息,截至2023年4月27日,花房集團被警方凍結資金1.36億元。2023年7月3日,花房集團向警方繳納了待結案扣押款1.55億元。2023年7月25日,花房集團所有凍結賬戶均已解凍且可用於日常業務營運。

營收增長高於同行均值

宋城演藝發佈的年報顯示,受花房集團影響,2023年儘管宋城演藝營收大漲至19.26億元,但公司的歸母淨利潤還是虧損了1.10億元,虧損幅度同比擴大。不過若忽略減值影響,宋城演藝去年的歸母淨利潤預計爲8.29億元,同比增長明顯。

深交所在問詢函中要求宋城演藝說明營業收入大幅增長的原因,與同行業可比公司是否一致。

對於營收增長,宋城演藝認爲主要與門店數、開業天數以及市場營銷情況的變化有關。

問詢函中列出的一份數據顯示,2023年宋城演藝各個景區的運營天數都出現不同幅度的增加。其中,除了張家界、西安、上海3個培育景區開展運營提供了新的營收來源外,公司位於杭州、三亞、麗江、九寨、桂林的5個成熟景區2023年運營天數較2022年增加明顯,對應的增加天數從76天到221天不等。

至於與同行業對比的問題,宋城演藝認爲,公司營收增幅與同行業可比公司趨勢一致。

宋城演藝給出的一組行業側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國內出遊48.9億人次,比上年增長93.3%,國內遊客出遊總花費4.91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40.3%。

具體到公司層面,宋城演藝援引了衆信旅遊、三特索道、麗江文旅、九華旅遊等8家可比公司2023年的經營數據。

報告期內,8家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均實現大幅增長,平均增長幅度爲203.49%;公司 2023 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20.76%,與同行均值相比,宋城演藝的營收增幅高出117.27個百分點。

對於交易所有關公司現場演藝業務毛利率變化的問題,宋城演藝迴應,稱個別可比公司2022年的毛利率基數較低,致使可比公司2023年平均上升幅度較大。另外,儘管2023年公司現場演藝業務毛利率爲61.56%,較2021年和2022年有較大提升,但仍未恢復到2019年及之前年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