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別李政道,牛津物理學教授:他的發現仍激勵着今日研究
南方財經全媒體 見習記者樑旭琦 廣州報道
美國時間8月4日,著名華人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李政道先生逝世,享年98歲。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在訃告中表達了對李政道的深切悼念:“作爲開創華人獲得諾貝爾獎歷史的物理大師之一,李政道先生在六十餘年的學術生涯中嚴謹治學,在量子場論、基本粒子理論、核物理、統計力學、流體力學、天體物理等諸多領域,力求突破,不斷攀登科學高峰,爲物理學的發展做出了持久而明確的貢獻。”
李政道是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1926年11月24日生於中國上海,祖籍江蘇蘇州。他於1943年至1945年間就讀於浙江大學和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入讀美國芝加哥大學研究生院,並於1950年6月獲得博士學位。在1950年至1953年間,李政道先後在芝加哥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普林斯頓研究院從事研究工作。自1953年起,李政道在哥倫比亞大學擔任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教授,直至1960年。1960年至1963年間,他同時擔任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教授和哥倫比亞大學教授。
首位華人諾獎得主
李政道在物理學研究方面長期耕耘,在粒子物理理論、原子核理論和統計物理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成果。1954年,他提出了“李模型”,對探討量子場論基本問題起到了重要作用。1956年,他與楊振寧一起提出了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的論斷,這一論斷在翌年得到了實驗驗證,兩人因此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和愛因斯坦科學獎,這是華人第一次獲得諾貝爾獎。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李政道在正反粒子變換和空間反射聯合變換下的不守恆問題方面進行了系統研究。進入70年代後,他在建立和發展孤立子的量子理論、提出反常核態的概念、建立和發展隨機格點規範理論、將時間作爲分立動力學變量並進而建立分立動力學理論等方面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他發表了大量科學論文,並著有《場論和粒子物理學》等科學專著。
李政道的工作不僅爲物理學理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也激勵了後續的研究,爲科學界留下了寶貴的遺產。
英國牛津大學理論物理學教授約瑟夫·康倫(Joseph Conlon)對南方財經全媒體見習記者表示,20世紀物理學的一大概念性發現是認識到宇稱不守恆,自然規律在左右之間存在區別。“李政道的這一發現奠定了粒子物理標準模型的基礎,是我們現代對自然及其規律理解的基石之一。理論物理學的一個核心目標是理解宇稱對稱性在宇宙中會破缺的根本原因。李政道的這一最初發現仍然激勵着當今對標準模型及其起源的許多研究。”
對中國物理學界影響深遠
心通天宇,情繫華夏,李政道先生的一生遠不只有諾獎。他爲中國培養了一批物理學人才,爲中國的高能物理躋身世界前列做出了巨大貢獻。
1970年代回國後,李政道創立了改革開放後首個國際人才交流項目——CUSPEA計劃,即中美聯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項目(China-United States Physics Examination and Application)。該計劃於1980年開始實行,直到1988年,共舉辦了9期,加上1979年試點性考試選取的18人,總計派出915名中國留學生赴美攻讀物理專業。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在唁電中提到,李政道推動了我國高能物理領域第一個大科學裝置“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BEPC)”的建設,極力助推中國高能物理髮展;建言設置博士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制度,設立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等等,“爲中國科技教育事業發展和人才培育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微信公衆號上發表文章悼念李政道,文中提到,1974年5月,李政道先生曾向國家領導人建議“推薦出很少數的、約十三四歲且有培養條件的少年”,建設一支“少而精的基礎科學工作隊伍”,促成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的建立。少年班成立後,李政道先生一直保持關注和支持。他曾兩次到科大與少年大學生座談,四次爲少年班題詞,表達了對祖國教育事業和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
自1972年起,李政道多次回國講學,調研招生、專業設置和課程教學,思考人才培養模式。浙江大學在悼念李政道先生時提到,“李政道始終牽掛基礎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 文中提到,1991年,李政道在浙江大學創辦浙江近代物理中心,並擔任中心主任,開啓了浙江大學理論物理學科建設的新時期。2021年,在中心成立30週年之際,李政道親筆寫下“格物致理 求是創新”的希冀。
李政道先生的一生不僅爲物理學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也深深影響了中國科學技術的進步與人才培養。他的科學精神與教育理念將繼續激勵着一代代的科學家與學子不懈奮鬥,傳承其對科學的無限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