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存與廢 憲法法庭今辯論
憲法法庭23日就死刑是否合憲,召開言詞辯論,最快7月宣告結果。圖爲民團反對廢除死刑的畫面。(摘自臺灣犯罪被害人人權服務協會臉書)
憲法法庭23日就死刑是否合憲,召開言詞辯論,最快7月宣告結果。「臺灣犯罪被害人人權服務協會」副理事長許福生疾呼「加害人被判死刑後又不執行,對家屬是二次傷害」,呼籲決策者考慮死刑問題時,應慎重考量被害者家屬感受,畢竟他們纔是事件的當事人。
37名死刑定讞待槍決的死囚主張死刑侵害生命權,大法官今日將在憲法法庭就此進行辯論。國民黨昨舉行「死刑存廢,人民作主!一起聽見被害者的聲音」記者會,與會的許福生說,死刑議題在社會尚未有共識下,大法官若驟然宣告違憲,可能引發對立,逾越權力分立界線,他呼籲大法官謹慎考慮民意和被害人家屬的感情。
「臺灣犯罪被害人人權服務協會」理事長趙惟漢則質疑,加害人有什麼權利剝奪被害人的生命?若不堅決反廢死,司法正義即將瀕臨死亡,「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多年來沒有爲被害人講過一句話,蔡英文總統、民進黨與大法官應重視民意,勿一意孤行。
國民黨文傳會主委李彥秀說,司法院長許宗力曾公開表達「廢除死刑是政治部門的問題,司法部門不宜也不應表示意見」,民進黨執政下,法務部2020年委請民調公司調查,國內高達76.7%民衆不贊成廢除死刑,即使未來增訂「終身監禁不得假釋」,有56.5%仍不同意死刑被取代,可見死刑的存在確可達威嚇犯罪的目的。
李彥秀強調,死刑存廢應尊重民意,屬於立法權範疇,憲法法庭作爲司法違憲機關的解釋審查,不應擴權取代立法權。若許宗力想在卸任前將廢死當成送給蔡英文沽名釣譽的畢業禮物,受害最深的將是所剩無幾的司法威信。
國民黨立委吳宗憲主張死刑有存在必要,當一個生命在被殺死時,毫無人性尊嚴,死刑犯經過嚴謹的審判程序保障權利,「你無端地取走一個人的生命權,國家社會還要無止境地保障你的生命權?我認爲這是不應該的。」
吳宗憲指出,美、日、韓仍有死刑,但沒人說這些國家非人權立國,反而大家最常攻擊人權有問題的俄羅斯卻沒有死刑,所以人權與死刑不應畫上等號。
另有學者分析,每執行1個死刑,可阻止18個死刑刑案發生,值得大家思考,並記得加害者跟被害者家屬的保障要在一個天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