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普”快訊:萬水千山只等閒

太白縣是個浪漫的地方,尤其是晚秋時節,天空湛藍,山林五顏六色,紅得熱烈、黃得深沉,紅黃之間鑲嵌的縷縷綠色也依舊生機勃勃。今日晚飯後,我來到民宿的樓頂,思緒不停攪動,倘若我沒有參加“四普”,我想我大概率是沒機會在這個時間來到太白縣黃柏塬鎮,也不會欣賞到“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別樣風光,更不會感受到“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的獨特環境。

太白縣,是我“四普”征程當中的第五站。10月28日,到達黃柏塬鎮,午飯過後,稍作休整,我們就踏上了複覈第一個文物點——菩薩洞石窟的征程。風景秀麗,車程短促,很快到達湑水河南岸。

菩薩洞石窟就在河北岸山上與我們遙遙相望,過河?必須過!如何過?未知!湑水河此時流量並不算大,但河水拍打巨石激起的“驚濤駭浪”依然讓人膽戰心驚。

無奈,我們只得兵分兩路沿着河岸分別向上下游尋找水流稍緩的地方過河。一處河中巨石稍多的流段被我們尋見,趙鵬隊長身先士卒,如飛燕般靈巧地踏過石頭到達河對岸。巨石雖多,但石頭之間的間距很大,且溼滑。我和趙鵬隊長分別站在兩塊石頭上隔河相望,靈光乍現,一個“偉大”工程即將上馬。賈保弟大哥、張宏、張銳鵬做一傳手、二傳手、三傳手,給我遞來長條狀石塊,趙鵬隊長也搬起身後的石頭,用來填補巨石之間的縫隙,一塊、兩塊、三塊……終於壘起一個可以墊腳的石橋。

橋已架起,我小心翼翼踩着石橋過河,萬般小心不勝石頭的溼滑,噗通!我一腳踩進了冰涼的河水中,此時的我仍在河中間,但心裡已泛起了陣陣的怯意。“不要怕,踩穩每一塊石頭,先踩左邊的,再跳到右前方的石頭上……”在趙隊和賈保弟大哥的指揮下我來到了河對岸。幸運的是,其餘隊友平安“幹”過河。河岸的山茱萸碩果累累,紅彤彤的惹人喜愛,一顆入口,酸意漫延。

幸得“菩薩保佑”,穿過上山羊腸小道,於半圓形洞窟內遇見“菩薩”,桌案擺放兩座石質香爐。我們立即着手採集相關數據,趙隊和張宏對石窟遠景、近景、周圍環境一一拍照,我和賈老師兩個人相互配合對洞窟、菩薩本體、香爐尺寸等進行測量,並詳細記錄數據。

張銳鵬在準備起飛無人機時卻犯了難,我們身處山體半山腰處,林木叢生,無人機無法起飛呀!片刻,趙隊說:“我們給無人機創造一塊機場吧”,我們迅速將地面掃平,手腳並用將礙事的樹枝清除,無人機成功起飛!順利打點“菩薩”。

完成一切,又來到湑水河北岸。眉頭上挑,如何過河?只見趙隊拎着山上撿來的一塊木板,三步並作兩步,跨過石頭要爲我們搭一座木橋,石頭的溼滑讓趙隊一踉蹌也踩入河中,成爲第二個“溼人”。原路返回!賈保弟大哥倚着木棍,如履薄冰般地踩穩每一塊石頭,順利抵達。

原本以爲一切都會順利,突然,張宏一聲“吼叫”,整個人掉入河中,湍急的流水衝着他向下游去了一米。霎那間,趙隊和賈保弟大哥迅速抓住張宏的衣服和手將他拉了上來,驚心動魄。我和張銳鵬便也不敢走原路返回,順着上游又尋了一處平穩的河水,脫掉鞋襪,趟水到岸。

10月29日,過浮橋、倚峭壁、趟秋河、走無人之路,15公里,整4個小時,踏尋太白河棧橋遺址和海塘河棧道遺址。9點30分到達山腳民宿,沒敢多做休息,跟上已有70多歲高齡但仍然精神矍鑠的嚮導張大爺就直奔太白河棧橋遺址和海塘河棧道遺址而去,一路上風景絕美,猶入仙境一般,海塘河繞山奔流而下,狹窄、彎曲的山路通往大山深處。

初進大山,蒼翠的竹林映入眼前,張大爺說到之前有熊貓在這裡出現,期待遇到。再繼續深入,三座用木樁捆起來的浮橋架在兩側懸崖之上,洶涌澎湃的河水彷彿讓浮橋也在瑟瑟發抖。深吸一口氣,大家目視前方,扶着右邊的峭壁,斜着踩穩每一步,待到安全渡過三座浮橋,才覺冷汗直流。

此時已走過3公里左右,約莫半小時後,我們抵達太白河棧橋遺址,完成普查工作,稍作休息。幸運的是太白河棧橋未處大山深處,棧橋遺址上有一座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石橋,我們倚靠石橋,對石橋下方的棧橋遺址順利拍照、打點、無人機拍攝。

踏過石橋繼續前進。擡頭遠眺,目光所及之處皆是亂石林立、雜草叢生,根本無“路”可走。山裡的溼氣讓每塊石頭都長滿了青苔,一不小心就要和岩石來個“親密接觸”,我們幾乎每個人都摔倒、磕碰,用“傷痕累累”形容是不爲過的。

行程已至大半,石橋已不知什麼時候被沖毀,如野獸般嘶吼的海塘河橫亙面前,昨日“溼”的經歷讓我們沒有絲毫的猶豫,脫鞋脫襪趟水過河,冰涼刺骨的河水使得血液加速循環,每個人的腳入水就變紅。

趟水過河

征程就剩最後1公里,攔在我們面前的是一道幾乎與崖壁平行的陡坡,崖壁上滲透出的泉水打溼了半個陡坡,趙隊和賈保弟大哥一馬當先,小心翼翼扶着崖壁,認真尋找能落腳的幹處,一步一步騰挪了過去。我緊隨其後,卻一個踉蹌摔倒從陡坡上急速向河裡劃去,千鈞一髮之際,賈保弟大哥一個箭步向我衝過來,一把抓住我的衣領子將我“提溜”了上來,就這樣我們在驚魂未定的情況下最終到達海塘河棧道遺址。

按照分工,趙隊拍攝定位照片,我和張銳鵬沿着海塘河上游尋找棧孔,確定棧道範圍,打點定位,賈保弟大哥和張宏對棧孔進行編號、測量尺寸,明確細緻的分工讓我們很快結束了對海塘河棧道的調查。

這一路的艱辛也好似那山茱萸汁水溢滿口腔,澀舌麻嘴。

苦難是偉大的,是值得歌頌的。苦難也是能夠磨鍊大多數人的。寫到這裡,我也聽到了其他普查小組在黃柏塬鎮所經歷的種種苦難,有掉入河裡的、有摔倒扭傷的、有被螞蟥叮咬血流不止的……黃柏塬鎮普查工作的難度空前強大是我們前所未料的,但我們的隊伍、我們的隊員所表現出堅韌不拔、不畏困難、迎難而上的巨大勇氣也是無法撼動的。正如山茱萸,初入口酸澀,後回味甘甜。

(圖文來源於“文物陝西”,侵刪)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文物平安立場

文物平安投稿:wenwupingan@126.com

文物安全,社會參與,人人盡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