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諾登指引明路 IS恐攻手法翻新

圖爲在美軍領導下,聯合部隊11月14日空襲伊拉克境內伊斯蘭國(IS)據點的資料照。(圖/美聯社)

在伊斯蘭國(IS)發動巴黎恐攻,導致百餘人死亡後,分析家指出,該組織所運用的種種新戰術已更上一層樓。他們除了將傳遞的訊息加密外,也懂得控制伊拉克與敘利亞的地方資源,使得西方對該組織的打擊變得更棘手。

據《華盛頓自由燈塔》(Washington Free Beacon)網報導,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的情資與歐洲安全專家許密特(Gary Schmitt)指出,自從美國國家安全局(NSA)前僱員斯諾登(Edward Snowden)爆料泄密後,如IS等恐怖組織便發現了更多隱匿通訊內容,讓情資單位難以掌握的方式。

此外,報導說,儘管恐攻主腦阿巴奧德(Abdelhamid Abaaoud)已在法國警方的攻堅行動中喪生,但從他攻擊的模式看來,IS原本對西方國家的「孤狼」(lone wolves)式攻擊,已轉變爲如蓋達組織般的遙控式攻擊。

另一方面,阿巴奧德的行動如此難以掌握,也顯示西方情資機構雖然費了很大的勁,設法截聽IS的通訊內容,並追蹤激進分子的行動,但成效未必理想。今年稍早,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的評估報告便指出,約有三成的恐怖組織通訊採用了加密機制,以躲避當局追蹤。此外,激進分子輪流使用不同的通訊方式,更提高了截聽他們對話內容的難度。

許密特說,在「後斯諾登」時期,聖戰戰士進行電子通訊時,遠比以往更重視安全。而美方安全人員也更緊張,擔心自己究竟能不能如當局所願,提供必要的安全。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反恐專家桑德森(Thomas Sanderson)指出,IS的加密技術是他們的一大優勢,美軍需要在地面建立更好的情資來源。他建議歐巴馬,派遣更多特種作戰部隊到伊拉克及敘利亞,以蒐集情資,並協助友軍策劃攻擊行動。

桑德森說,IS的另一項創舉,就是以當地資金爲首要資金來源。像蓋達組織雖有阿拉伯國家的大金主提供資金,可是這些人一旦面臨當地政府壓力,就有可能收手。相對的,IS卻是以較「可長可久,並能隨時補充」的當地資金爲主要經濟來源。他指出,IS每天靠賣油能賺取逾百萬美元,另外還有擄人勒贖、敲詐勒索、課稅,以及非法交易古物等收入。

雖然美國戰機最近加強空襲IS的石油資產,但華府卻有所顧忌,不願徹底摧毀伊拉克與敘利亞的石油基礎設施。桑德森說,因爲成品油是要用來供應學校、醫院和難民營的。但目前並不清楚,IS是否故意把油賣給人道救援組織。

桑德森指出,如果他們真的這麼做,那實在是高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