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好農村路”,宣城這麼修

冬日,驅車行進在“中國宣紙之鄉”涇縣蔡村鎮境內,滿眼繽紛五彩,紅林黃葉,竹海清流,民宿如星,鑲嵌在大美山水間……

這是著名的“網紅天路”——“皖南川藏線”,其洗馬橋至愛民段,號稱“江南美麗公路”,長25公里,連通虎跳峽、龍映山、月亮灣等節點景觀40餘處,一路蜿蜒,推動沿線鄉村、景區、產業串珠成鏈、聚合發展,走出了一條“路在山腰繞、路在林中穿”的交旅深度融合發展新路子。

“我們持續實施農村公路提升行動,高質量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近日,在涇縣召開的全省“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推進會上,宣城市副市長汪侃介紹,截至目前,該市創成首批全國“四好農村路”建設市域突出單位,涇縣、廣德市、郎溪縣創成“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創成“全國十大最美農(鄉)村路”4條。

鋪到“家門口”,打造“便民路”

在郎溪縣十字鎮新和村,一條12公里長的水泥綠道蜿蜒前行,沿途是萬畝茶園、千畝櫻花和全國最大的揚子鱷野外放歸區——國家級揚子鱷自然保護區高井廟片區,三五成羣的遊客悠閒打卡,順便在村裡的民宿享受美食、欣賞田園風光,好一幅路通景美遊人樂的動人場面。

“以前哪有這麼好的路?!現在直接修到家門口,出門就是公交車,一路上都是風景。”村民劉平有感而發,如今路修好了,還沿路建了4個公交站臺、2處停車場,增設了“櫻茶而美”“憶水戀花”等7個景觀節點,是妥妥的第二屆“全國最美農(鄉)村路”。

從“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到“出門水泥路,擡腳就上車”,十年來,宣城市農村公路建設成效顯著,老百姓出行越來越方便、日子越過越紅火。

“過去村裡的路,遇上雨天,車和人都會陷進泥裡,現在不僅翻修了,還拓寬了不少,村民們都特別滿意!”旌德縣俞村鎮俞村村黨總支書記俞峰告訴記者,從泥巴路到柏油路、從主幹道到“村村通”,道路提質改造讓村民們有了切實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宣城市交通運輸局局長汪軍介紹,截至目前,該市農村公路總里程1.4萬公里。“十三五”以來,新改建農村公路7780公里,改造維修農村公路橋樑280座,實現具備條件的鄉鎮全部通三級及以上公路,建制村通硬化路率100%,自然村通硬化路比例達99.9%,3A及以上景區全部實現雙車道公路通達。

“我們聚焦‘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總目標,真正讓‘四好農村路’成爲‘便民路’‘貼心路’和‘致富路’。”汪軍表示。

宣城市全面推進落實農村公路路長制,形成“縣爲主體、行業主抓、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農村公路工作機制,建立健全路警協調聯動機制,常態化開展道路交通安全聯席會議,嚴厲打擊農村公路超限超載、損壞公路設施以及路面拋灑、違建非標等違法行爲,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逐步形成多部門聯動、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道路管理,人人有責、人人盡責。宣城市積極推進縣級農村公路管理養護信息化平臺建設,將鄉村道路保護納入鄉鎮綜合執法平臺管理和網格化管理,制定鄉規民約,發動和依靠沿路羣衆愛路護路,共同建設和呵護美好家園。

農村公路“三分建設,七分管養”。宣城市全面推進農村公路養護工程、日常養護市場化,不斷推廣路況自動化檢測、災毀保險、淺碟型生態邊溝、生態護坡等新技術新模式,十年來實施農村公路養護工程3780公里,路況水平顯著提升。

暢通“客貨郵”,構築“貼心路”

在涇縣蔡村鎮公交車站,快遞站點負責人汪經理熟練地將打包好的快遞拉上公交車,然後將300多個包裹按照各個自然村分類擺放好……

推動“交郵融合”,讓快遞包裹“坐上”公交車,宣城市依託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建設,借力城鄉公交運力資源讓快遞包裹進村入戶、農副產品出村進城,打通了鄉村物流快遞“最後一公里”。

出門就有硬化路,擡腳就有公交車,是宣城市80個鄉鎮、713個建制村羣衆出行的真實寫照。全市已全面完成城鄉客運一體化改造,目前累計開通城際公交3條、省際毗鄰公交19條、城鄉公交247條,城鄉公交車718輛,具備條件建制村通公交比例達100%。

宣城市還探索開通全省首創“兩省三地”跨區旅遊公交專線,開通28條旅遊公交線路,在全省率先實現全市53家3A級以上旅遊景區公交通達,村民實現了乘坐公交車便利出行,快遞包裹也“搭乘”客運的東風暢通便捷進村入戶。

“我們積極推進客貨郵融合發展,通過整合客運、快遞物流資源,以較低成本代運郵件、快件,讓更多農村居民享受到跟城裡一樣的寄遞服務。”宣城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已實現鄉鎮物流節點覆蓋率、建制村物流節點覆蓋率100%。其中,11個鄉鎮綜合運輸服務站被列爲省級示範站,已開通60條客貨郵合作線路,三種功能以上鄉鎮綜合服務站22個。

宣城市在全省率先印發《鄉鎮綜合運輸服務站在建項目補助資金管理辦法(試行)》,在廣德市、郎溪縣、涇縣試點建設兼具客貨運、快遞、電商、物流的綜合示範服務站,構建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網絡體系,切實解決困擾農村“取件難、寄件遠”難題,“快遞坐公交”日均單量達1.2萬件。

“農村公路+”,暢通“致富路”

“我們以業態融合爲抓手,做強一體化交旅品牌,打造特色化路域環境,不斷激活富民增收內生動力。”宣城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統籌專項資金500萬元,實施全市“1+7”交旅融合發展規劃體系和品牌工程,先後完成路域環境整治2545公里,因地制宜對道路沿線建築進行皖南特色改造。同時,全面推動“農村公路+”特產、民宿等發展模式,逐步打造“皖南川藏線”“皖浙天路”“竹鄉畫廊”等多條省級風景道。2023年,全市鄉村旅遊接待遊客佔比突破6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3979元,增速居全省第2位。

“道路修得越來越好,幸福感是越來越強了。隨着鄉村旅遊的發展,一到暑假,遊客都是需要提前半個月預訂住宿。”位於“皖南川藏線”沿線的月亮小鎮民宿負責人胡玲玲介紹。

路的通達,帶動了一批年輕人來創業創作——設計師閤老師留下來開辦了精品民宿,本地青年左小瑩創業瀑布咖啡,一頭鑽進了月亮灣這秀美山川的取景框……同時,孕育了滑翔傘基地、直升機觀光、卡丁車、山地車、途逗、公路各式咖啡等50多種新業態項目,形成了以儲家灘等爲中心的10餘個鄉村旅遊集聚區,共建300餘家規模種養基地,招引露營基地等項目20餘個,涌現出各式農家樂、民宿達500家。

以路帶產、以路興產。十年來,宣城市因地制宜推廣“農村公路+產業”“農村公路+電商”“農村公路+旅遊”等發展模式,建成鄉村資源路、產業路、旅遊路772公里,觀光業、民宿業、餐飲業、體育業已成爲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下一步,我們將重點打造示範縣全覆蓋的‘四好農村路’建設市域突出單位,支持宣州區、寧國市創建全國、全省‘四好農村路’示範縣。”汪軍表示,到2027年,實現省級“四好農村路”示範縣全覆蓋,全國“四好農村路”示範縣覆蓋率在60%以上;實現建制村通雙車道及以上公路比例在80%以上,具備條件的鄉鎮通二級及以上公路比例達100%;實現建制村最多一次換乘到達縣城全覆蓋,客貨郵合作線路覆蓋鄉鎮數量佔比達50%,創成3條至5條省級以上旅遊風景道。(記者 張敬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