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淨零論壇產官學商探解方 替代原料、碳封存得加速
「水泥邁向淨零論壇」今在臺北舉行,產官學齊聚一堂,探討水泥業減碳面臨的困境與解方。(圖/王玉樹攝)
水泥產業二氧化碳排放量約佔全球排放量的百分之七,國內也已於3月提出「2050淨零排放路徑」,水泥業減排壓力迫在眉睫。今天產官學界齊聚臺北舉辦論壇探討水泥產業淨零減排解方,最後共識應替代原料與燃料比率提高是水泥產業減碳大方向,產業也應加速提升碳捕捉、利用與封存。不過,民衆對廢棄物再利用處理的認知不足、法令過嚴問題,產學也呼籲政府應該協助。
臺灣營建研究院攜手臺灣循環經濟學會辦理「臺灣循環永續 水泥邁向淨零論壇」,針對探討國際減排趨勢,進行「國內水泥產業的機會與挑戰」、「水泥產業推動淨零碳排所面臨的困境與解方」兩大議題討論。由主營建研究院長呂良正主持,由環保署、工業局、臺泥、亞泥、臺大環境工程學研究所名譽教授蔣本基、土木系名譽教授陳振川等學者與談。
全球水泥與混凝土協會(GCCA)提出2050年水泥和混凝土產業的淨零排放路徑圖,承諾在10年內將混凝土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百分之25。臺灣在2050淨零路徑下,也正式對於水泥產業具體提出製程改善、能源轉型與落實循環經濟等對策。
對於水泥業與混凝土業在2050年達到淨零,陳振川樂觀,但指需要做到三點,包括組成跨領域的減碳聯盟、發展創新機制與督促政府鬆綁法令。
要達到減碳目標,CCS(碳捕捉與封存)是水泥業重要手段之一。臺泥副總王建全表示,CCS臺泥做很久,另外養藻固碳也都做了,目前成本都還高。但是臺泥認爲到2030年就不會太高,只是產業還是必須認知成本得附加上去。
他認爲,水泥廠做循環經濟最大困難,是民衆對水泥廠處理廢棄物認知不足,大家都不希望是在我家附近處理。要如何讓民衆知道,水泥廠處理廢棄物是減碳,不會造成二次傷害,這需要政府協助。畢竟跟民衆溝通,光靠企業不夠。
論壇最後,大家對提高水泥產業減碳需替代原料與燃料比率大方向有共識,學者認爲,國際上的5C (熟料、水泥、混凝土、營建、碳化) 策略,是臺灣水泥產業可以借鏡的,產業也應加速提升碳捕捉、利用與封存的效益,協助推動再生粒料的認證與使用推廣。
對於產學界呼籲政府協助,經濟部工業局表示,將傾力推動水泥產業資源循環與相關輔導計劃,提供創新平臺整合資源,促進國家法令研訂與規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