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還在消費智能音箱?是時候給智能音箱畫個句號了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你怎麼不早說”(ID:nizenmebuzaoshuo),作者:OldSong,八年智能音箱創業者,36氪經授權發佈。
今天在爲新產品研究市場的時候,無意中瀏覽到2022年1月17日在微信公衆號“智能相對論”發表的一篇文章《誰還在消費智能音箱?》,我提煉出大意有這麼幾個:
最後原文作者意味深長的貼了一張京東截圖(以下三幅圖版權源於上述文章),來總結:
“又一次驗證,屬於“智能音箱爆款”的時代終究在成爲過去式。”
京東截圖
京東截圖
京東截圖
作爲一個智能音箱的從業者,OldSong從2012年就開始進入這個行業,期間經歷了智能音箱乃至整個智能硬件的起起伏伏。於是就着原文思路,看看能否再深入剖析一下智能音箱這個市場的幾個根本問題?
首先,我同意原文的觀點,智能音箱在國內的整體市場是在衰退。最直接的證明就是上文的截圖,它淪爲了其他剛需產品的促銷品。但在全球市場,智能音箱是一個仍然高速增長的市場。這裡有幾個佐證:
爲什麼我們大中國和小海外有這麼大的差異呢?iPhone和特斯拉不都是在國內快速增長,銷量全球佔比領先嗎?爲什麼國內智能音箱反而跌成這樣?
因爲智能音箱是一個文化屬性非常重的產品。它的承載內容、使用習慣、使用場景,直接跟消費者的文化背景、生活場景強相關。
每一種重要的產品,都有它的邏輯原點。汽車飛機對應馬車,解決實物運輸問題;電話電報對應飛鴿傳書,解決信息傳送問題;電視音箱對應歌劇院音樂廳(中國的戲臺子),解決娛樂場所問題,等等。
智能音箱首先是個音箱,解決的是聽覺娛樂場所問題。本質上它跟村口杆子上那個大喇叭是一樣的,它全靠內容纔能有價值。沒有內容,它就是一磚頭。音箱的內容,也是隨着經濟、科技、文化的演進在同步演進。早期是收音機(radio)、後來是磁帶、中間有黑膠唱片、LD大激光盤、MD索尼小光盤、CD光盤(索尼飛利浦聯合專利),再後來數字化時代,MP3/AAC等音頻壓縮格式出現,造就了MP3這一現象級產品。美國出了蘋果iPod,中國出了魅族,後面又是N段行業佳話(此處略去數萬字)。iPod在國內賣得不好,核心原因就是內容下載非常麻煩。不如魅族等MP3,插上電腦隨便拷貝。這是用戶習慣對消費決策有力的證明之一。內容:內容的豐富程度、內容的易用程度和獲取內容的成本決定了內容播放類產品的普及程度。
而智能音箱隨着智能預期的提升,消費者所需的內容更加五花八門。從音樂、到有聲書、到新聞天氣等互聯網信息、到一系列垂直類內容(幼兒教育、成人課程、相聲等等)以及傳說中的家居家電控制等等。而完美的整合如此衆多的內容,提供如此精準的語音識別和語音理解服務,對接各個內容版權方的曲庫且提供快速流媒體服務,等等這些技術和商務問題,不是一般的公司能夠在有限的投資下妥善解決的。這就解釋了前面提到的,爲什麼品牌玩家越來越少,產品交付的服務也不盡如人意。
所以本質上,智能音箱類似機頂盒產品,屬於內容廣播運營商的終端交付盒子,其商業模式不是一般產品公司的簡單商業模式可以承託的。
那怎麼解釋智能音箱的太平洋兩邊兩重天。一邊買淨水器送智能音箱,一邊市場如火如荼競爭迭代激烈市場上漲?
這個問題,更要從經濟和文化的歷史分析去解讀。
簡單的說智能音箱 = 無線流媒體音箱 + 雲端語音交互,無線音箱的分析,上面幾段基本都覆蓋了:內容屬性,約等於機頂盒。那語音交互的核心在哪裡?語音交互的核心在遠場(遠距離交互,1米以上,釋放雙手;否則,你拿手機就解決問題了)。
前面說了:
每一種重要的產品,都有它的邏輯原點
遠場語音交互的邏輯原點是什麼呢?
圖片
圖片
就是這樣的產品:電話語音錄答機,在國外的學名叫:VoiceMail,翻譯成語音郵箱。在20世紀70-90年代,這幾乎是歐美家庭、企業辦公的標配。給人打電話,別人不在,留一個VoiceMail,聽到後打回來或者信息傳遞到:“週六晚上來我家開Party!”
我找到了知名美劇《老友記》裡面的場景:
圖片
圖片
Monica就在用VoiceMail聽Rachel的通話。
這就是遠場語音交互的原點,這樣的生活習慣深深植入那幾代美國人的日常。每天回家或者到辦公室,先按一下VoiceMail,聽聽(注意是,聽聽,不是看看)有什麼消息。正如我們今天,起牀先看微信。這樣的習慣到了智能音箱身上,大家會毫無違和的去問它,今天什麼天氣,給我放一首歌,幫我告訴媽媽週六晚上回家吃飯。
再看看咱們太平洋這一側,咱們曾經窮過一段時間,又高速發展了一段時間,於是我們的文化、經濟、科技都是快進式的十倍速發展。咱們直接跳過了有線固定電話(回到80年代,家裡裝電話的很少吧;於是跳過了VoiceMail),直接步入了手機時代。即使手機時代,咱們的特殊國情又是話費超貴、短信超便宜。於是我們手機最常用的就是收發短信。而短信本身是一種個人私密通信,VoiceMail是一種空間場景裡的公開通信--你的對話內容是整個屋子都聽得到的。這些差別,都潛移默化地影響了一代人遠場語音交互的習慣。這也是智能音箱在國內前幾年炒的火熱,但消費者是否真的認可仍存疑問。
如果我們看看小朋友,他們對智能音箱的使用義無反顧,可以聊十幾分鍾。難道不是因爲他們沒有任何習慣的束縛嗎?
所以這個市場並不是沒有希望,而是要實事求是、定位精準。小朋友們很快就成長起來,市場的機會永遠留給有準備的人。對於不同生態位的玩家,OldSong的見解是這樣的:
競爭分析(各位,關於這個表格,今天OldSong是盡力了,可讀性實在差)
對於產業鏈上游的玩家,其實智能音箱並不是什麼新事物,無非就是麥克風+主板+無線+功放喇叭以及一套軟件。所以大家就落實好分工,主動向下游走兩步,研究清楚相應的場景和定位,然後倒推自己的產品定位即可。做芯片的做好芯片,做製造的做好製造,塵埃落去,堅挺的依然是精準的定位和紮實的交付定位。這個策略就把眼下問題解決了,那咱們的詩和遠方在哪呢? 有幾個方向:
首先,本着大品牌做通用,小品牌做細分的邏輯。我快速瀏覽了一遍天貓精靈的用戶反饋,裡面很多用戶都表示要麼買來給孩子用的,要麼孩子很喜歡用。這就是一個很容易上頭的細分。自然,老人也是一個對應的細分。此爲按人羣分。按場景分,大客廳、小臥室又有不同,現在別墅訂製智能家居都上場了,音箱是不是要跟上?最關鍵的是從技術上,怎麼樣更好的處理與手機的關係,怎麼樣更好的處理與耳機的關係,怎麼樣讓更多的音源無縫連接。接下來,手機錄製音頻會在蘋果的帶領下進入杜比多聲道時代,進入高清音頻時代(更高採樣率,甚至錄音階段就引入空間音頻Spatial Audio),那放音設備怎麼跟進,怎麼爲消費者提升播放體驗,是整個行業都需要思考的。總之,消費者永遠爲三件事買單:更便宜、更懶惰、更美好。
總結這些,不是爲了事後諸葛亮,而是爲了與行業同行和創業的朋友們分享:深度思考和市場調研的重要性,以及理解場景和文化差異帶來的產品定義價值。有人說,藝術源於生活且高於生活。OldSong說,產品源於文化且高於文化。高是對文化的洞察、提煉和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