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種上雪域高原

來源:西藏日報

西藏加查縣冷達鄉巴達村的稻田裡,綠浪滾滾,秧苗長勢喜人,醞釀着新一季的豐收。

“雨水和積溫都好於去年,看樣子今年收成又錯不了。”鄉長次旦扎西說,“去年我們在村裡試種了20畝水稻,平均畝產1100多斤。”

巴達村,典型的高原村莊,海拔3175米,村裡的大田作物種植一直以青稞、冬小麥爲主。對村民來講,水稻是個稀罕物。村民卓嘎說,“除了吃的大米,過去誰也沒見過水稻長啥樣啊!”想見見水稻長啥樣,讓卓嘎成了村裡第一批試種高原水稻的農戶。

種青稞、小麥,村裡的農戶都是好把式,可對於水稻種植技術,大家就是“門外漢”了。“在高原上把水稻種好,多虧了從拉薩來的專家。”卓嘎說。

這位專家就是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農業研究所副研究員範春捆。“隨着人們飲食習慣改變和旅遊消費等需求增加,大米在高原上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但受高原低溫低氧限制,過去水稻只能在墨脫縣、察隅縣等海拔1500米以下區域種植。”範春捆說。

農以種爲先。“科研人員就是要把論文寫在大地上!”作爲育種專家,範春捆努力選育出適合高原的水稻品系。

“從2019年開始試種旱稻,我們從全國各地引進了750多份種質資源。可一到西藏,這些種子有的長成了二三十釐米高的‘蒿草’,有些則連秧苗都發不出來。”範春捆說。

2020年,經與國內其他專家討論,將旱稻改爲試驗種植水稻。這次,範春捆一次性引種了1000餘份種質資源,“來自察隅、墨脫的本地材料倒是能正常長植株,可就不結實。”

當年9月,正當範春捆打算讓團隊成員將最後一茬秸稈割掉時,他在田間發現了一株與衆不同的稻穗。“株高比其他的都高,還隱隱有彎頭的跡象。”激動的他不顧穿着襯衣皮鞋,捲起褲腳就跳到稻田裡。一捏穗,灌漿了!

這株雜合體水稻完全成熟後,一共結出173粒稻米。手捧着這些珍貴的材料,範春捆將自己“埋”進了實驗室。經過晝夜不停的試驗,2023年4月,他成功地從雜合體水稻中選育出了具有品系穩定、耐低溫、高光效特點的兩個品系。

爲了深入研究水稻高原適應性機理,範春捆還在西藏多個海拔區間組織生態適應性鑑定,“孕穗期7至10攝氏度都可以正常結實!”

在範春捆看來,品種選育是重頭,配套的栽培技術也必不可少。爲了讓村民們儘快掌握高原水稻種植,範春捆團隊研究出一套簡單易懂、成熟可靠的栽培技術。

“土壤肥力低,補足氮、磷、鉀”“苗黃補氮、失綠補鐵,看苗施肥促早熟”“打漿防滲、曬水增溫,晚上儲水白天曬,下午澆水田裡來”……卓嘎在筆記本上認真地記錄下這些“妙招”,“增穗、防倒、病蟲害防治,管用呢。”

“能吃上自己種植的大米,以前想都不敢想。”卓嘎說,現在村裡人走親訪友,最拿得出手的禮物就是自家產的稻米。她給記者算了筆賬:青稞畝產五六百斤,而水稻畝產能上千斤;兩種作物秋收時間和收割方式完全不同,秸稈品質和產量也差距較大。“水稻結了實就能收青秸稈,一畝能收3000多斤,水分足、糖分高,喂牛羊最好。”卓嘎說。

今年春耕期間,範春捆的手機總是響個不停。試種農戶和各地農技推廣員來電,他一遍遍不厭其煩地教授耕作經驗、講解技術要領。“今後既要繼續加強研究,在耐低溫、高光效上尋求進一步突破,同時也在提高產量上下功夫,讓高原上的鄉親們能用上好品種,持續增收致富。”範春捆說。(作者:鮮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