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倒傷到下齶 妙齡女臉歪掉 吃東西困難

王小姐因咬合不正,下齶後縮,生活品質大受影響。(萬芳醫院提供)

接受顳齶關節整合治療後,王小姐終於可以展現自信笑容。(萬芳醫院提供)

由左至右分別爲,萬芳醫院口腔齶面外科主治醫師姜厚任、王小姐及萬芳醫院牙科部主任李勝揚。(萬芳醫院提供)

20歲的王小姐,從小就因顱齶顏面異常,導致牙齒排列不正,不僅難以緊閉嘴巴,吃東西也有困難。睡覺時,甚至因下齶骨後縮,產生睡眠呼吸中止症。經齶關節整合治療,終於改善生活品質,重新找回笑容。

根據2017年健保資料庫統計,臺灣顳齶障礙患者,終身盛行率約20-25%,等同每4-5人,就有1人有顳齶障礙。其所產生的症狀包括,張嘴時疼痛、咀嚼肌及肩頸痛等,好發於外傷、壓力大、咬合不正者,是一種現代人的疾病。

萬芳醫院口腔齶面外科主治醫師姜厚任表示,顳齶障礙的初期症狀爲嘴巴張開時不痛,卻有「卡拉、卡拉」的聲音;到了中期,則在吃硬的食物時感覺疼痛;後期患者,嘴巴想張都張不開,嚴重者甚至下齶骨會產生型態上的變化、關節磨損、臉型歪掉等。

以王小姐爲例,從小便有咬合不正的問題。醫師向媽媽詢問,才發現她小時候曾在游泳池跌倒,下齶受到重創。當時並未察覺嚴重性,直到她成年後,才發現下齶後縮、臉型變歪的問題。除影響美觀,也令她難以吃東西,睡眠品質受影響。接受齶關節整合治療後,終於獲得改善。

顳齶障礙在初期時的治療,以非侵入性治療爲主,包括藥物、飲食調整、咬合板等,約8至9成的患者可得到改善;若持續關節疼痛,則考慮使用微創治療;若合併嚴重咬合問題、齶顏面發育異常,則可考慮接受齒列矯正或正齶手術。

姜厚任表示,現代人若因壓力造成咬牙、睡覺磨牙的習慣,可能對關節、肌肉產生影響,進而提升顳齶障礙的風險。因此,若需預防顳齶障礙,在生活中應適度放鬆。他亦提醒家長,8至14歲時早期或全口齒齶矯正的重要時期,孩子若有矯正需求,應把握時間儘早進行評估。

爲照顧不同嚴重程度的顳齶障礙者,萬芳醫院特別成立「顳齶關節-齶骨-咬合整合治療中心」,整合顳齶障礙治療、齒齶矯正及正齶手術,以提供個人化、全方位的治療照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