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精選》痛風疼痛消退不能鬆懈 重要治療關鍵在這裡

那爲什麼尿酸結晶會特別容易沉澱在手指、手肘、腳踝、腳趾、膝蓋等關節部位呢?這是由於關節體溫較低,就像將糖放進冰水中攪拌半天也無法溶解的原理一樣,所以不只是關節,只要是人體末端體溫比較低的位置,都有沉澱的可能,例如耳朵、腳底板、屁股......等。我曾有位病人的耳廓長滿一粒粒白色的尿酸結晶,好像青春痘一樣。(示意圖/shutterstock)

痛風性關節炎,曾經被視爲貴族專利的「帝王病」和「富貴病」,現已廣泛影響現代人,甚至國中生也開始出現症狀。朱家宏醫師在其著作《自己的腳痛自己救》中提到,痛風並非與「風」有關,而是與新陳代謝有關的疾病。普林是尿酸的原始基質,存在於所有細胞核中,因此吃下含有大量細胞核的食物後,比如種子類、內臟類,血中尿酸會升高。然而,尿酸的來源不止於食物,身體自然代謝也會產生尿酸,因此血液中仍會有一定含量的尿酸。

尿酸超標,骨頭裡變身「粉筆灰」的痛風石!

正常的情況下,尿酸是溶解在血液中,但是當血液中尿酸納過高、人體無法正常代謝,就會解析成結晶,形成「痛風石」。然而,痛風石並不像我們一般所想像的「石頭」,反而比較像粉筆,硬度也差不多,碾碎後就像粉筆灰一樣,常常會沈澱在關節部位,就是痛風性關節炎。痛風石就像「骨頭裡的粉筆灰」;往往一切開傷口,痛風石就會像石灰水一樣地流出來。

腳趾、耳朵、腳底板……尿酸結晶喜愛身體「涼快」地方

那爲什麼尿酸結晶會特別容易沉澱在手指、手肘、腳踝、腳趾、膝蓋等關節部位呢?這是由於關節體溫較低,就像將糖放進冰水中攪拌半天也無法溶解的原理一樣,所以不只是關節,只要是人體末端體溫比較低的位置,都有沉澱的可能,例如耳朵、腳底板、屁股......等。我曾有位病人的耳廓長滿一粒粒白色的尿酸結晶,好像青春痘一樣。

痛風不只是痛!錯誤的治療方法可能導致腎衰竭

痛風性關節炎大致上可分爲急性痛風發作與慢性高尿酸血癥兩種,針對兩者的不同,治療方式也有所區隔。針對慢性患者通常會給予降尿酸的藥物,但這類藥物用在急性期,不但無法解決急性發炎所產生的疼痛,還可能造成血液中尿酸值波動更加劇烈,反而使病情加重。所以,痛風必須先認清病症的屬性本質才能對症下藥,也纔不會因爲一時疼痛消減,便錯估痛風性關節炎的嚴重性,放任這骨頭裡的粉筆灰繼續無警覺性地侵蝕關節。等到你發現時,可能已經造成關節退化,甚至引發腎衰竭,因此絕對輕忽不得。

痛風治療全靠飲食控制?爲何生活型態改變更重要

人體是經過數十萬年的演進而成爲現在的型態,其設計原本就不是要讓我們承受現代飲食中這麼高的普林量,所以飲食控制對痛風性關節炎的治療,當然是有必要的,但很多人談到痛風,往往只談飲食控制,其他的就不管。其實,飲食控制只是生活型態改變的一個面向而已。甚至有研究認爲,一般飲食與嚴謹飲食控制之間,尿酸的改變僅在1mg/dL 之譜,因此良好的生活型態,多喝水、不過度疲勞及過度運動或熬夜或突然大吃大喝,可能還更重要。

飲食清淡,多喝水,按時吃藥,運動足夠,早發現早治療

除了慢性痛患者外,急性痛患者雖在發病後獲得治療,但是爲了避免往後再度復發,或產生腎臟衰竭、關節退化等可能的併發症,都不能忽略定期追蹤血液中尿酸值。急性與慢性兩者的治療都不能偏廢,循序漸進、按部就班,痛風性關節炎纔可能得到完整的醫療照顧。痛風性關性炎的預防與治療應該要從多個面向來看,清淡飲食、多喝水,再配合運動,一定是首要良方;如果患者的體質是長期高尿酸血癥的型態,就要考慮長期吃降尿酸的藥,急性發作的時候利用秋水仙素跟消炎藥,來改善短期生活品質。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不要認爲醫不好,找專業醫師持續治療,改變生活型態,就不必走到關節退化、腎臟衰竭的地步。

(本文摘自《自己的腳痛自己救》/時報文化)

【內容簡介】

腳痛、腳麻、拇趾外翻總是治不好?

腳踝扭傷、足底筋膜炎老是復發?

那是因爲你沒有用對方法、找對醫生!

只要找對醫生,對症下藥就能事半功倍,重新擁有健康的腳絕對不是夢!

●關於腳痛的十大迷思:

X氣墊鞋一定有益健康?

X穿寬楦頭的鞋,腳就會比較舒服?

X有空多踩健康步道可以養生?

X舊鞋比新鞋好穿?

X平日不運動,週末運動就夠了?

X鞋子會愈穿愈大,所以要買緊一點、小一點?

X手術後就不能穿高跟鞋?

X孩子腳跟痛是在「轉大人」?

X糖尿病足很難照顧?

X凍甲(甲溝炎)拔掉趾甲就會痊癒了?

以上十大迷思通通都是錯誤的!

Q:氣墊鞋一定有益健康?

當腳變形或有不穩定的狀況,比如腳往內傾斜或往外傾斜很嚴重,如同腰塌陷的人睡很軟的牀,腰會塌陷得更厲害,腰就會更痛。鞋子也是一樣,如果腳已經內傾或外傾,當你穿更軟的鞋子時,就會內傾或外傾得更嚴重。

Q:穿寬楦頭的鞋子,腳就比較舒服?

未必。楦頭寬,理論上可以讓腳趾頭的活動比較好,可是有些看似很寬,前面腳趾頭下探的空間卻不足,那也沒用。如果楦頭過寬,中足部固定不夠而滑動,反而造成肌腱疲勞及疼痛。

Q:舊鞋比新鞋好穿?

當鞋子磨損到一定程度,應該要換掉。磨損得厲害的鞋,會令腳跟傾斜。爲了珍惜舊鞋而繼續穿,腳跟就會更傾斜,可能會造成問題。而運動鞋穿久變薄,它的吸震功能也會變差。

★足踝專科醫師親自執筆

本書由臺灣極少數專精足踝專科的醫師親自執筆,提供親身看診實際病例。如果有相關腳部問題,可以在其中找到參考建議,進而改善腳部困擾。

★完全圖解腳的疑難雜症

書中收錄近百幅圖解,詳細解釋關於腳的各種疑難雜症。除了腳痛的相關治療,更破除一般人對於腳部保健的迷思,讓你越走越健康。

★腳的問題與困擾完整收錄

本書囊括腳的基本保健、拇趾外翻、腳踝扭傷、凍甲、腳麻、足底筋膜炎、糖尿病足、扁平足等腳部常見困擾,也收錄了各種腳部複雜創傷並說明要如何正確且有效的治療。

「腳是人的第二心臟」,我們的腳包括26塊骨頭、56個關節與118根肌腱,必須承受走路時2倍、跑步時6倍的身體重量。

事實上無論是生物力學還是治療技術,腳的治療都跟一般骨科醫學有所不同。

歐美與日本早已將足踝醫學視爲專科,從鞋子、鞋墊、復健到診療或手術,都是足踝專科醫師研究與服務的範圍。

本書以簡單易懂的專業解說,搭配圖解方式,詳細說明各種關於腳的困擾,破除治療腳痛的不正確迷思,協助一般大衆建立腳部保健的基礎知識。

【作者簡介】

朱家宏

爲臺灣少數專精足踝外科的醫師之一,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日本奈良醫科大學足踝關節外科進修,美國辛辛那提大學聖瑪麗醫院足踝外科進修。

現任臺中行健骨科診所院長、足踝醫學會常務理事。秀傳醫院、林新醫院兼任手術醫師。

曾任臺中榮總骨科主治醫師、彰化秀傳醫院足踝中心主任、東海大學講師。

專長:足踝外科、創傷外科、下肢複雜骨折、關節重建、運動醫學。

爲超級鐵人三項玩家,IRONMAN Taiwan 2016、2018完賽,Challenge Taiwan 2017完賽。

綽號「眼鏡小醫」,源於當年實習時,有次幫一位榮民伯伯打點滴,打了五次都不成功,伯伯嚇得按鈴向護理站大叫:「救命阿!有人要害我!」幾天後,他接到院方處理病人抱怨的公文,附上伯伯的親筆投訴信:「數日前遭貴院不合理對待,某眼鏡小醫……。」因此,「眼鏡小醫」不只是個俏皮的綽號,也提醒他在醫療這條路上永遠要謙卑和努力。

《自己的腳痛自己救》/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