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身份證10億白花? 林右昌:設備可沿用晶片另採購

數位身分證換髮計劃從發包到暫緩,截至去年累計執行預算數爲6.8億元。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數位身分證換髮政策暫緩,在野立委質疑,政策尚未上路就耗費14億元,每年還有6375萬的設備維運費,詢問未來是否續推?若不同廠商得標,設備能否沿用?內政部長林右昌迴應,行政院還沒做最後政策決定,目前實際支出經費爲10.85億元,機器設備未來可以繼續使用,但晶片部分要另外採購。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今審議113年度預算凍結書面報告案與國籍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會上邀內政部長林右昌、內政部次長花敬羣等人列席並備詢。國民黨立委許宇甄提案要求凍結數位身分證預算200萬。

許宇甄指出質詢,數位身分證政策暫緩,行政院已和廠商達成仲裁和解,確定賠償2.8億元,總計已花費14億元,「什麼都還沒做就已經浪費14億」,每年還要繼續支付6375萬的維護費。

她詢問,未來若政策繼續推行,廠商是否會重新招標,如果不是目前得標廠商東元電機得標,機器設備是否還能用?如果不行的話,這些年花費的維運費都將浪費,是否會考慮停掉相關計劃。

林右昌指出,個人資料保護委員會籌備處已於去年12月成立,會依籌備處意見進行後續工作,但行政院目前還沒做最後政策決定,現在無法論斷是否繼續推動;至於經費,目前實際支出是10.85億元,機器設備未來可以繼續使用,但晶片部分要另外採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