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墨飄香寶島 臺灣如何愛上閱讀?

一年一度的臺灣閱讀節已於12月1日正式登場。提到島內的閱讀氛圍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遍佈全城又各具特色書店圖書館,以及熱愛閱讀的臺灣民衆。那麼,臺灣良好的閱讀風氣是如何培養起來的呢?

圖書館閱讀室 打造民衆身邊的閱讀點

臺灣民衆閱讀書籍。圖片來源:新華社

想讓民衆愛上閱讀,打造他們身邊的閱讀點是重要一環。臺灣教育主管部門和地方都非常重視圖書館、圖書室建設全臺各地公立圖書館相當普及。有些偏遠鄉鎮的圖書館由於經營有方,平均借閱量甚至超過臺北等發達地區,比如人口不到7000人的苗栗縣三灣鄉,2017年平均每人借閱數量就超過14本,是臺北市的3倍,甚至超越新加坡與香港。

根據臺灣圖書館發佈的調查,2017年全臺灣民衆進入各地公共圖書館超過8622萬人次,比2016年增加992萬,平均每人當年進入公共圖書館3.7次;全臺灣民衆辦證數累積達1512萬張,比2016年成長6.86%,平均每1.6人就擁有1張公共圖書館借閱證。

除了目前建設完成的公共圖書館以外,臺灣教育主管部門還計劃將558所高中、初中小圖書室轉型學校社區共讀站,擴大社區居民可就近借閱圖書的機會。

特色閱讀活動 助力閱讀風氣培養

2018年臺灣閱讀節嘉年華活動現場。圖片來自臺媒

在推廣閱讀方面,硬件的建設固然重要,各類特色閱讀活動對於臺灣閱讀風氣的培養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臺灣閱讀節就是這類活動的代表。

臺灣閱讀節自2013年首次舉辦,每年通過出版社、書店、媒體、學校、行政機構、民間團體合作,讓民衆分享閱讀樂趣,交流閱讀心得。爲將閱讀推廣活動與生態環境結合,今年的臺灣閱讀節就走向戶外、打造“閱讀嘉年華”,希望吸引更多民衆參與,形成良好的閱讀風氣。

12月1日“閱讀嘉年華活動”當天,在臺北大安森林公園家長們帶着孩子參與閱讀節“聽繪本·猜繪本·講繪本”“書香市集”“森林小書房”等活動。小朋友可以聽故事、看圖片、唱兒歌,也可以在繪本中接觸文字、書本。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讓孩子與家長親子共讀,培養起他們的閱讀習慣。

順應移動互聯網發展 普及電子

臺灣網絡書店博客來的電子書服務。圖片來自臺媒

隨着移動互聯網以及各種電子閱讀設備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臺灣民衆開始選擇閱讀電子書,而各大圖書館和圖書銷售平臺也投入到普及電子書的潮流之中。

臺灣教育主管部門分析指出,圖書電子化種類及冊數不斷增加,已成爲圖書館館藏的重要資源形態,加上通訊傳輸速率的提升以及雲端等應用,在線檢索及閱讀電子資源逐漸取代紙本圖書,成爲圖書服務的主流。預計隨着電子科技及新興信息應用的持續發展,電子圖書主流化趨勢將更日益顯著。據統計,2017學年島內大專校院圖書館電子書數量已攀升至6429萬冊,相較於2011學年,大幅增加2000萬冊。

哪裡有需求哪裡就有市場,而市場的形成又促進了人們某種生活習慣的形成。電子書的發展讓臺灣網絡圖書銷售平臺也開始不斷髮力。以臺灣網絡書店博客來爲例,該平臺於2017年推出“電子書”服務,2018年其電子書營業收入同比成長2.4倍。讀者以20-39歲的人羣爲主,相較紙質版讀者年輕化。該平臺表示看好電子書成長潛力,將持續開發無紙書版的“原生電子書”,提供更多學習型電子書。(編輯:章廉 根據新華社、中新社、臺灣“東森新聞雲”等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