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條中國直飛拉丁美洲客運航線開通 深圳—墨西哥城航線架起“新橋樑”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歐雪 深圳報道

5月11日,深圳機場首班直飛墨西哥城的客運航班CZ8031緩緩滑向跑道,在發動機的轟鳴聲中,飛機加速,一躍而起,開始了它的歷史性飛行。

這標誌着首條中國直飛拉丁美洲的客運航線正式開通,該航線是目前國內唯一一條直飛拉美地區的客運航線,也是我國航程最長的國際客運航線。

該航線開通之前,深圳與墨西哥的交流就已極爲密切,多家深企已在電商、通信、儲能、電動汽車、機械等領域積極佈局,深圳今年更加密了此前開通的深圳—墨西哥城跨境電商專線。

而隨着該航線開通後,深圳與墨西哥城架起了中墨交流合作的新橋樑,未來深圳與墨西哥之間的經貿往來、產業合作將更爲頻繁。

深圳機場相關負責人透露,至此,深圳機場國際及地區客運航點突破40個,目前每週計劃執行國際及地區客運航班近800班。今年前4個月,深圳機場國際及地區旅客吞吐量達到152萬人次,同比增長331.4%,已恢復至2019年同期八成以上。

接下來,深圳機場還將陸續開通深圳至沙特利雅得、奧地利維也納等城市的國際航線,並持續增加至日韓、東盟等國家的航線航班頻次。

刷新我國最長直飛國際航線紀錄

記者獲悉,此次新開通的墨西哥城航線由中國南方航空運營,採用空客A350執飛,每週兩班。

其中,去程航班CZ8031將於當地時間每週二、週六晚9點從深圳起飛,當地時間晚11點抵達墨西哥城。而回程航班CZ8032將於每週三和週日當地時間凌晨1點從墨西哥城起飛,經停墨西哥西北部邊境城市蒂華納後,於中午12點20分抵達深圳。

值得注意的是,該航線全長14147公里,超越廣州到美國紐約航線的12878公里,成爲我國航程最長的國際客運航線。

此前,旅客從國內飛往墨西哥或其他拉丁美洲國家,通常要在日韓、北美、歐洲、中東等地進行一到兩次中轉,部分中轉地需過境簽證,行程時間長達30—40小時。而該航線開通後,旅客從國內直飛墨西哥城只需16小時,大大縮短了行程時間。

有業內人士表示,深圳—墨西哥城航線的開通將更好滿足兩國之間旅遊、商務、探親、勞務等多元需求,爲加強務實合作、提升雙邊關係帶來利好。

墨西哥駐華大使赫蘇斯·施雅德 (Jesús Seade)對此亦認同,他在首航儀式後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它不僅是一條空中航線,更是一條繁榮的走廊、一條商業合作的通道和一座文化交流的橋樑。

中國南方航空公司進一步透露,公司已與墨西哥國際航空 (Aeromexico)等墨西哥航空公司簽署了合作協議。通過中轉航班,旅客不僅可以前往墨西哥主要城市,還可以通過延長服務前往巴西聖保羅、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和秘魯利馬等南美目的地,這也爲前往南極洲的旅客節省了時間和旅行距離。

此外,該航線還爲往返於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和城市(如新加坡、泰國曼谷和韓國首爾)之間的拉美旅客提供更多便利。

多家深企已在墨西哥佈局

墨西哥城作爲墨西哥的首都,是拉丁美洲最重要的政治、經濟、金融中心之一。在地球兩端,深圳在中國以創新和活力著稱,而墨西哥城在墨西哥又以文化和歷史聞名。

儘管兩座城市相隔上萬公里,但在產業互補、文化交流之下,兩者關係日益密切,進一步促進了中墨的合作。當前,中國已成爲墨西哥第二大貿易伙伴,墨西哥則是中國在拉美地區的第二大貿易伙伴。

赫蘇斯·施雅德表示,深圳擁有先進的製造業、科學和創新產業優勢,與墨西哥發達的汽車、家電、電子、機械和建築材料製造業相輔相成。

目前,多家深圳企業已在墨西哥市場佈局,涉及電商、通信、儲能、電動汽車、機械等領域,逐漸融入了當地的供應鏈。

以電動汽車產業爲例,自去年3月,比亞迪開始進入墨西哥市場,投放純電、插混車型,並考慮在當地建立一家電動汽車工廠。近日,比亞迪首款皮卡更是在墨西哥率先上市,展現了對墨西哥市場的高度重視。

同樣,爲搶抓全球新能源機遇,精密機械企業也不甘落後。去年12月,銘利達宣佈擬在墨西哥設立子公司,並在墨西哥投資建設鋁合金擠壓生產基地項目,生產光伏儲能和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鋁擠型材、壓鑄和塑膠結構件產品,以及開展型材和壓鑄結構件的加工業務。

此外,作爲“跨境電商之都”,深圳擁有衆多出口賣家,近年也紛紛將目光投向墨西哥市場。據墨西哥線上銷售協會(AMVO)統計,2023年墨電商銷售額達6583億比索,同比增長24.6%,增速排名已達全球第一。

記者瞭解到,不久前5月5日,深圳機場加密了此前開通的深圳—墨西哥城跨境電商專線,目前達到每週4班,加密後的深圳—墨西哥城國際貨運航線每週出港總運力可達400噸以上。

“隨着深圳至墨西哥城客運航線的開通,深圳機場實現了對墨西哥城的‘客貨齊飛’,爲兩地的產業合作、經貿往來、文化交流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空中通道。”深圳機場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