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減少、錢包緊縮!消費迴歸理性 大陸出現「不買族」

今年雙11,許多人選擇當「不買族」。圖爲吉林長春一物流廠區,工作人員使用智慧分貨設備進行分貨。(圖/中新社)

今年冬天,拼多多市值超過阿里巴巴,大陸銀行又一輪降息,錢袋子小了,直接反映在購買行動上。陸媒報導,在收入減少或不穩定之下,消費迴歸理性,許多人收緊錢包,改當「不買族」。

界面新聞報導,今年雙11期間,包裹數量增長23%至24%,但總交易額的年增速卻僅有2.1%,遠低於包裹增速;這不光說明每個包裹的平均單價變低,也說明對於大單的消費,更多人的選擇是不買,或轉而選擇低價商品。

在豆瓣「不要買|消費主義逆行者」小組裡,已經聚集了約37萬名「理智鵝」。小組創建於2020年10月,成員們主打「理性消費,物盡其用」,各種購物清單,在這裡轉變成不買清單。他們是雙11的局外人、消費主義逆行者,如今也有了一個新的名字:「不買族」。

在選擇不買的人羣中,不買衣服或許只算得上是入門,進階玩家即使在雙11,也能忍住什麼都不買。平日裡則能不買就不買,實在不行再找平價替代品。例如仰仗星巴克提神的打工人,改繞道走進瑞幸。

小組中,有人發佈「挑戰2023年一年不買」貼文,不買的物品涵蓋服飾鞋包、奶茶外賣零食、家電等;這一年中,只消耗存貨與購買必需品。而許多人不買的理由很簡單,「還是存起來更有安全感」。

這些不買族各出奇招,有人使用「等量換算法」,例如「買下來要打幾天工」、「能買幾斤牛肉啊?」還有人找到代替購買的方法:加入舊物羣「以物換物」,羣裡的大家會互相贈送閒置物品,只需要在羣裡「許願」即可。

不買族的背後,最直接指向的正是收入。浙商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殷劍峰,在研究居民的消費習慣後發現,居民消費率的高低由兩個因素決定:第一,是在整個國民收入中,居民可支配收入究竟佔了多少比例?第二,則是消費傾向。也就是說,在可支配收入中,人們有多少比例願意用來消費?

在這兩個因素中,收入是決定性因素。因爲消費傾向依賴於收入,如果收入高,並且穩定,對未來有信心,消費傾向自然也就高,反之就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