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1年義務役入伍 遊淑慧曝阿嬤電話憂心問一句

首梯1年制義務役2226梯次役男25日入伍,役男抵達成功嶺營區報到後開始8周入伍訓練。(範揚光攝)

25日一早9點多,來自臺南、高雄、屏東的役男陸續由遊覽車載送至官田新訓中心,不少人先自行理成小平頭,雖然戴着口罩,眼神看起來凝重。(張毓翎攝)

1年期義務役今年上路,首梯670名役男(陸軍2226梯)昨(25日)入營,展開8周入伍訓練。國民黨臺北市議員遊淑慧透露,選前曾接到一位阿嬤的電話詢問「孫子接到兵單,早當還是晚當兵好?」她則回「早當比較好」。

義務役期今年起恢復爲1年,訓練加重,但薪資也明顯上升,基本待遇包含薪額與專業加給,二兵每月可領2萬320元。談到專業加給這件事,遊淑慧昨在中視《庶民大頭家》中直言,若有這麼多特殊專業可以領到加給,那到外面工作其實可領更高薪水,因此不是錢跟當兵長短問題,而是這些年輕人會不會承受戰爭的風險,現在家長很擔心,爲什麼役期要從4個月變1年,必要性跟急迫性是什麼?兩岸之間有可能兵兇戰危?

遊淑慧更透露在選前曾接到一位阿嬤的電話,對方說「慘了,孫子接到兵役單,那晚當好還是早當好?」她迴應,「良心的建議,早當比較好,越晚臺海之間或民進黨狀況越不能掌握」。她也談到,這是很多家長的恐懼,不是抱怨當兵,而是當兵後會不會上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