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照護一條龍! 衛福部下令26醫院成立「專門門診」

▲失智照護一條龍!衛福部下令26醫院成立「專門門診」。(圖/示意圖記者季相儒攝)

記者嚴雲岑臺北報導

臺灣失智人口突破26萬人,根據臺灣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每3秒就有1人失智,但確診率卻僅有3成。爲了因應逐年增長的失智人口,總統英文25日表示,要在年底完成臺灣失智症政策綱領,衛福部長陳時中更加碼要求26部立醫院成立專門失智門診,連結失智共照中心,讓診斷、治療、照顧「一條龍」。

陳時中今(26)日出席臺灣失智症協會舉辦的聯合學術研討會,在致詞時提到自己的表姑媽在40多年前罹患失智症,「同一個問題要問好幾次」,後來病情惡化,更出現許多脫序行爲,後來大家都當她「老番癲」。

他提到,許多失智症照顧者都有心理經濟負擔,這是因爲大環境不友善所致,「40年前的患者處境如此,40年後不應該再這樣」,因此希望從友善環境着手,並透過健康促進與衛教,降低失智症的發生。

▲臺灣失智症協會舉辦的聯合學術研討會。(圖/記者嚴雲岑攝)

衛福部自今年起設立20個失智症共照中心,協助疑似個案就醫諮詢,並提供不同階段失智症患者的生活照顧與醫療諮詢。陳時中表示,爲了讓失智症照顧服務「一條龍」,日前已與26家部立醫院溝通,要求神經內科精神科科別,成立失智症相關門診,讓民衆帶疑似症狀家屬就醫時,能明確知道自己該掛哪一科,不會落得無所適從的窘境

衛福部照護司司長蔡淑鳳表示,預計年底前完成的失智症政策綱領將融入長照2.0方案,未來也將成立網路平臺,並與教育部合作,以社區服務方式提高民衆病識感,希望在4年內能將1800萬青壯年人口對失智症的識能率,從3%提升到5%,減少民衆誤解,共造失智症的友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