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信於民 綠委嘆校正迴歸成笑柄

柯文哲向中央喊話,第一次聽到「校正迴歸」,且在書上查不到,這在公共衛生學上怎麼計算;也請中央乾脆公佈,「校正迴歸」數字是怎麼計算的,「讓我開開眼界。」(北市府提供/遊念育臺北傳真)

5月1~22日 本土病例校正迴歸情形

指揮中心以「校正迴歸」方式把確診案例往前幾天增補,引發社會譁然,藍委也罵翻,連綠委都感慨此舉影響民衆信任度。民進黨立委蔡易餘說,大家一定會質疑政府,要叫他怎麼信任你每日公佈的結果,更表示:「很遺憾,這4個字一定變成往後笑柄。」

蔡易餘說,指揮中心將遲後通報的確診案例,以「迴歸校正」重新列回先前每一天的案例數,當然每日陽性率有其公衛的數字意思。但在人民心裡,一定會質疑政府,「你要叫我怎麼信任你每日公佈的結果」。

蔡易餘指 應先公佈總數

直言,這4個字一定變成往後笑柄,如果在統計上先說總數,但有部分個案例是先前採樣,因遲延收件必需重新計算,寧可記者會大大的把721例秀出來,相信人民會信服很多。

美國肯塔基大學統計學博士國民黨立委費鴻泰則指出,「統計學(或學術上)沒有校正迴歸這個名詞方法!」他強調,統計學上只有計算基準一致性的呈現、沒有迴歸校正的用法

費鴻泰指出,當檢測人員及檢測量不足時,就會產生所謂的「積壓量」,等檢測人員或檢測量恢復時,新病例數就會回升。但通常不會在檢測病例回升時再將其「迴歸」到兩、三天以前,而是採取另一種方式來呈現更正確的病例趨勢,那就是計算每7天的滾動平均病例數,所以很多病例圖表是呈現所謂的7天滾動平均病例數。

如何計算 柯P要開眼界

臺北市長柯文哲也指出,快篩結果所呈現的,並不是當下的感染狀況,更不是當時的發病狀況,是反映差不多2周前的感染狀況,篩檢出來病毒也活了3到5天,而這段時間因爲檢體量變太多,導致這幾天做PCR的速度變快,纔會出現大批確診案例。

柯文哲說,大部分新冠肺炎是2至7天才發病,每個人不同,有些人會拖好幾天纔去看醫生,所以發病到篩檢,拖的時間也不同。但對中央講「校正迴歸」,他自己是醫學院教授,這名詞還是第一次聽到,且在書上查不到,這在公共衛生學上怎麼計算,也請中央乾脆公佈,「校正迴歸」數字是怎麼計算的,「讓我開開眼界!」

民進黨發言人顏若芳則替指揮中心澄清,表示唯有將案例迴歸到原始日期,整體疫情發展的情況看得清楚,纔能有效的掌握疫情狀況。絕不是所謂的「蓋牌」,「校正迴歸」更不是新創的名詞,外界動輒用政治動機解讀,不但無助於防疫,更是干擾專業單位作業

綠營緩頰 絕不是蓋牌

調查局也否認媒體報導針對網友熱議「校正迴歸」,下令外勤站情搜,強調除非散佈與該情形有關訊息,符合「惡、假、害」法辦要件,即會蒐證偵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