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守107,下探近三個月新低 美元指數 兩天重貶逾3%

美元指數走勢

美國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降幅高於預期,顯示通膨終於開始有感降溫,也使聯準會(Fed)接下來放緩升息步調的可能性大增,美元指數兩個交易日狂跌逾3%,失守107。

追蹤美元對六大對手貨幣表現的美元指數週四紐約匯市收107.87,重貶2.2%,爲13年來最大單日貶幅,其中對日圓狂跌3.7%,對英鎊也重摔3.2%。

由於賣壓持續涌現,美元指數週五續跌,最低下探106.73,創近三個月新低價,貶幅逾1%,對日圓跌1.0%,來到139.51日圓,140大關失守,對歐元也貶0.95%,報1.0395美元。

安聯環球投資(Allianz Global Investors)駐倫敦資深固定收益基金經理人李戴爾(Mike Riddell)表示,「美國通膨率意外下滑迫使投資人賣出美元,考量過去幾個月來美元與債券以及其他風險資產的連動關係,美元下跌也在意料之內。」

利率期貨盤顯示市場推估的美國基準利率高點已往下修,並跌破5%,Fed下個月例會預估升息幅度主流看法也從3碼改爲2碼,升2碼的機率達80%。

SMBC日興證券首席美國經濟學家拉沃格納(Joseph LaVorgna)指出,「10月CPI與核心CPI年增幅雙雙下滑顯示美國通膨已觸頂翻跌,Fed下個月料將升2碼,2023年是否升息則待觀察,畢竟證諸歷史,通膨下滑的速度會與之前上揚的速度一樣快。」

荷商安智銀行(ING)分析師皮索爾(Francesco Pesole)發表研究報告表示,「美元週五續跌除了美通膨率下滑,中國放寬部分防疫限制也是關鍵,因避險買盤減少,不過斷定美元接下來持續走貶仍言之過早,一方面是Fed貨幣政策尚未轉向,另一方面是風險資產仍面臨諸多逆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