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長!金融帳連55季淨流出 準備資產減少3.3億美元

觀察本季各項數據,商品貿易順差243.1億美元,年增123.1億美元。央行官員指出,主要是受惠於AI及高效能運算等新興科技應用需求升溫,但動出口擴增所致。至於服務收支方面,第一季逆差增爲25.4億美元。官員指出,主因旅行支出增加,出國人數仍大於來臺人數,第一季旅行支出45.5億美元,而收入僅21.72億美元。

官員也提到,與疫情前水準相比,第一季外國人來臺共186萬人次,相比2019年第一季290萬人次,目前還未回到疫情前水準;第一季出國人次初估約401萬,幾乎已回到2019年第一季的416萬人。

在金融帳部分,第一季證券投資淨資產增加180.8億美元。其中,居民對外證券投資淨增加230.6億美元,主要是居民增持國外債券;非居民證券投資淨增加49.9億美元,主要是外資增持臺股。

官員表示,對外證券投資方面,包括銀行、投信都有增持國外債券,而股權證券雖也增加,但規模仍以國外債券爲主;第一季股權證券增加25.5億元,債券證券增加205.13億元,反映美債殖利率上升後,市場對利率預期做出投資上調整。

另,今年大筆資金流入海外債券ETF,官員認爲,居民對外證券投資淨增加,確實是證券投資資產規模擴增至一年來新高的因素之一,但不完全反映整體投資現象,因爲居民對外證券投資,包括銀行、特定金錢信託等,ETF對外投資也僅是其中一項因素。

國際收支是統計一段期間一國對外商品、服務及資本等交易,若商品及服務輸出大於輸入,代表經常帳順差,因國外收入大於支出,一國對外淨債權必然增加,代表資金淨流出。由民間部門持有即金融帳淨流出,由貨幣當局持有,即爲準備資產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