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兩岸旅遊設障礙 踢到陸鐵板(許高慶)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24日舉行記者會公佈觀光政策,承諾未來由總統召開「觀光國是會議」,全面開放陸客來臺觀光。(陳信翰攝)

24日是觀光產業界震撼的一天,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召開記者會,提出受業界歡迎的觀光政見,而全國觀光產業領導人例行餐會也僅邀請藍營貴賓與會,但蔡政府卻選在此時「順應民意」發佈恢復兩岸團客雙向旅遊、第三地大陸人士來臺觀光,並放寬陸籍人士來臺商務交流等多項措施。觀光業者盼了很久的甘霖,政府在大選4個多月前才急忙公佈,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而且就開放內容來看,可發現根本暗藏一堆障礙,只想在選前安撫業界,並無誠意要真正開放兩岸旅遊。

尤其兩岸團體旅遊部分還說以1個月爲準備期,「要視陸方迴應,再確定實施日期」。大陸國臺辦25日迴應了,卻是痛批陸委會的規畫是自己在畫餅,名爲放寬實際上對兩岸交流更加嚴苛;還說這規畫創下兩岸交流史上3項不光彩紀錄。對於國臺辦的反應,業界並不訝異,因爲陸委會的所謂開放其實有很多的操作技術難以克服,陸方自是瞭然於心的。陸委會的心機可是踢到鐵板了。

民國90年中華民國旅行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簡稱全聯會)成立時,當時我接任秘書長,全聯會成立的主要任務就是協助政府開放陸客來臺觀光,因爲剛上任的陳水扁總統的兩岸政策導致兩岸官方不往來,但爲落實阿扁競選時的「開放陸客來臺觀光」政見,就由全聯會作爲政府的窗口(也就是白手套),努力與對岸協商。

當時政府把陸客分成三類,未獲對岸同意,所以就開了一個小洞,允許第三類旅居海外的大陸人士可以申請,結果效果不佳,僅有極少數人申請來臺,當時被抨擊,才又開放經由第三地來臺的旅客,終於增加了一些旅客,但仍舊未能全面開放,一直到97年馬英九當選總統後才獲全面開放,創造了觀光產業30多年來最旺的黃金期。

但是在蔡英文的執政下,兩岸觀光旅遊的大門卻被關閉了,如今迫於選舉壓力,陸委會提出的開放方案只是開了一個小洞,想應付憤怒不已的觀光業者和國人。

陸委會在兩岸團體旅遊方面,限定陸籍團客來臺初期每日限額兩千人次,還要有但書,一要先等大陸的迴應,二要有1個月的準備期。也就是說,管控措施還沒好,開放時程也還早,試問,宣佈這種急就章加上丟包給對岸的臨時措施,到底是什麼意思。這根本就是代表執政黨沒真的要落實兩岸觀光交流,要不只要開放陸客來臺觀光或商務,都可以申請入臺許可證,隨時可以來臺,有什麼不行的?

如果蔡政府堅持兩岸觀光要「對等開放」,那請問,之前蔡政府對東南亞多個國家開放免簽證,以促進國際觀光,結果這些國家都有「對等」開放臺灣人免簽證嗎?如果東南亞國家可以對臺不對等,爲什麼要強求大陸對臺對等呢?

國人組團赴大陸也同樣採配額制,加上1個月的準備期,那簡直是自找麻煩。纔開放區區每日2000人,政府還要找全國各旅行公會及相關協會開會討論協商,有必要大費周章製造一堆障礙嗎?等到這些障礙都克服了,恐怕大選也結束了!而現在陸方根本不理睬陸委會的方案,所以一切再回到原點了嗎?觀光業者只能繼續喝西北風了嗎?

兩岸旅遊應該考量安全,讓國人在沒有領隊及導遊的照顧下自己去大陸旅行,且現在很多人都是去偏遠地區旅遊,出事更難有人協助。兩週前我去大陸參加兩岸旅行業交流活動時,才接到一個在青海玉樹發生高原反應的旅客緊急救援協助的請求,結果因之前的救援不到位而往生,令人難過。

開放國人赴大陸旅遊的措施完全操控在我們政府手上,爲什麼要限制國人的旅遊權,而且竟然還要等對岸的迴應,同意允許陸客也來臺觀光才行。衆所周知,陸方只要遇到臺灣重要選舉,都會要求陸客不要來臺觀光,所以陸委會的規畫方案就是在故意爲難對岸。

如果在商務及參展的開放之外(這是早就應該開放的),政府還只會唬弄業者,不能體會民意做實質性的開放,觀光產業界很快就會被迫走上街頭抗議的。

(作者爲臺灣國際觀光救援服務協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