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兩岸不同視角下的黃永鬆與齊邦媛(林谷芳)

黃永鬆對人、事、國家、社會及工作,充滿熱情,表達方式卻是內斂而含蓄。(本報資料照片)

最近兩位具指標意義的文化人黃永鬆與齊邦媛相繼辭世,識者固極端不捨,但在臺灣社會]含媒體圈,卻似乎沒有激起多少漣漪,反而,在彼岸,惋惜敬悼之聲不斷,一定程度投射了兩岸目前的文化發展狀況,值得有心人深思。

大陸,敬悼聲不斷,臺灣相對冷漠,有些人的第一解釋就是這兩個人所整理、述說的是中國故事,在臺灣全面本土化的現在,何只邊陲,更不具正當性。換言之,從臺灣的角度,他們都是舊時代的人。

但是,就從本土/中國,新/舊時代來看兩位先生,還真見證了臺灣這些年的本土化過程只讓人愈來愈目光短淺。

就黃永鬆來說,他所關心的民間文化,哪有本土/中國之分,臺灣5、60年代連教科書都對米食充滿貶抑,似乎哪天只要改吃麪包,就可以人強馬壯、國富民強,漢聲《米》專輯的出現則一掃此成見,臺灣今日米食文化的精彩,許多人印象式地以爲乃以日本爲師,不知態勢的反轉正自《漢聲》開始,而米食是漢文化的基底,雖有各地不同特色,怎能就以本土/中國作狹隘二分。

其實,黃永鬆所關心的民間文化,或「民間的有機智慧」,是滲透於普羅民衆,廣佈於大地的。無論你身在何處,都可以由此而得到滋養。就如媽祖信仰,雖有地域的特色,但信仰的基底則一,在這裡,分福建媽祖、遼寧媽祖、山東媽祖、臺灣媽祖,就是個笑話。

大陸朋友感念黃永鬆,就因黃永鬆啓發了他們對大地、對生民的深刻觀照。

而齊邦媛呢?一般印象是來自《巨流河》在大陸的出版,但其實,簡體版之前,不少人已擁有了繁體版的《巨流河》。許多人以爲大陸朋友看《巨流河》,就因它述說的是大中國的故事。這種說法,不僅看低了《巨流河》,也看低了這些大陸朋友。

大歷史的敘述在大陸從不缺,大陸朋友對《巨流河》的肯定並不止於它是大歷史敘述。從敘述角度講,主人翁齊邦媛那種在大時代中對歷史、對生民的態度纔是真正打動他們的地方,也因此儘管所述與大陸主旋律有一定差異,卻還是直擊了許多人的心靈深處。那超越於地域、族羣、黨派的根柢情懷,在我接觸的大陸朋友中,幾乎沒有不給予大力肯定的。而對於齊邦媛,更就以「先生」稱之,在大陸詞語中,這是對一個人格典型的尊稱。

有位得過茅盾文學獎的朋友說第一次看到《巨流河》,很自然地聯想到《戰爭與和平》,談《戰爭與和平》,就只說它講的是俄國人的故事,與我無關,何止是文學的門外漢,更就是對人性的侮辱。

正如此,無論從廣佈於大地的民間智慧,或歷史敘述的謙卑與悲憫,黃永鬆與齊邦媛都不是可以用本土/中國、新/舊時代來區分的人物,他們的辭世原該有更多關注,更何況他們的一生絕大多數時間在臺灣過的,在臺灣,他們都曾扮演一定的文化角色。

相對於臺灣的冷漠,在此敬悼的大陸人士則一定程度凸顯了文化工作者的認同與感恩,他們絕大多數與主旋律搭不上邊,卻在文化領域乃至價值論述上有一定影響力,即便在困厄環境中,也都有自己的堅持,敬悼,是感念於二位先生給他們的生命觸動。

坦白講,以總體的環境來講,臺灣有着較寬鬆的文化氛圍,原該在兩岸文化互動中佔有一定的主動角色,而過去,臺灣在文化上所體踐出的成果,也曾深深影響着大陸一代的菁英,可惜的是,本土化的結果帶來了排他的視角,這些年,臺灣對大陸的文化影響之所以愈來愈弱,這纔是根本的原因。(作者爲文化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