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航天日:藝術界的“太空競賽”

今天是第13個世界航天日。️

1961年4月12日,蘇聯宇航員尤里·加加林(Yuri Gagarin)搭乘的“東方一號”(Vostok 1)飛船繞地球飛行一圈後安全返回,第一次在太空中留下人類活動痕跡‍。

1969年7月20日,尼爾·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作爲阿波羅11號(Apollo 11)任務的指令長,第一次踏上了月球表面,留下了人類在外天體上的第一個腳印。

這些是你早已從歷史書上了解過的標誌性事件。但還有一些隱秘的舉動,爲太空探索留下了伏筆。

在1969年的阿波羅12號任務中,登月艙“無畏號”的箔紙內其實被偷偷附着了六位藝術家製作的微型藝術裝置,象徵着人類文化在太空的擴展。

△《月亮博物館》(Moon Museum),安迪·沃霍爾、克拉斯·奧爾登堡、大衛·諾羅斯、福雷斯特·邁爾斯、羅伯特·勞森伯格、約翰·張伯倫,1969

而現在,太空旅行不再那麼遙不可及,藝術與科技、人類與宇宙之間的新關係正在被重新塑造。

金錢與藝術爲月球作畫,月相中寄託偉大

放置在了月球上。","inline-dir:\"ltr\""]]" data-copy-origin="https://shimo.im">在太空探索領域,從來不缺有錢人,但缺有錢人和藝術家的碰撞。

放置在了月球上。","inline-dir:\"ltr\""]]" data-copy-origin="https://shimo.im">於是,當今最富有的藝術家之一Jeff Koons,與地球上最富有的人之一Elon Musk合作了。

今年2月15日,配備了Nova-C奧德賽月球着陸器的Falcon 9火箭,從佛羅里達的甘迺迪太空中心發射,順利將美國藝術家Jeff Koons的全新作品Jeff Koons: Moon Phase放置在了月球上。

乍一看,你可能覺得這份送給月球的禮物過於“簡單”,不過就是一個裝着125個直徑約2.5公分的不鏽鋼球透明的方盒。

實際上,每一顆球體上都有象徵月亮陰晴圓缺的獨特凹痕,包括62個地球人眼中的月相、62個太空中的月相,以及一次月全蝕。

這份禮物掂起來不輕,所承載的思想寄託也很“沉重”。Jeff Koons分別用人類歷史上各個時期的偉人命名每顆球,包含伽利略、莫扎特、甘地、達芬奇、大衛鮑伊、海倫凱勒、安迪沃霍爾等。

代表Jeff Koons的藝廊PACE Gallery表示,這麼做是爲了“致敬過去偉大的成就,以啓發未來的世代”。

當然,考慮到還沒來得及登月的你,他們也貼心地發售了相應的NFT。

松樹對峙着地球的脊線,鮮花向太陽進軍

遼闊無垠的宇宙,黑暗、神秘、深邃又荒涼;探索的旅程中,藝術家也想爲太空增添一些生機。

日本藝術家東信康仁(Makoto Azuma)發起了名爲Exobiotanica的項目,在志願者組織JP Aerospace的幫助下,他從內華達州的黑巖沙漠發射了兩個植物景觀進入太空:一棵50歲的白松盆栽“Shiki 1”和一個由蘭花、繡球花、百合和鳶尾等組成的彩色花卉裝置。

植物被固定在氦氣球上的輕型裝置中,靜態照相機和 GoPro 攝像機記錄了這次獨特的太空飛行。盆景和插花被送入平流層,分別抵達27.98千米和26.51千米的高度。

藝術家以詩意的筆觸爲他的創作留下了註解:“地球上的植物,根植於泥土之中,遵循着地心引力的指令。切斷生命、根系、土壤、重力之間的聯繫而創造出的‘美’是什麼?在惡劣的‘自然’條件下,海拔30000米高空和零下50攝氏度的環境中,植物進化成了EXOBIOTA(地外生命體)。一棵松樹對峙着地球的脊線,一束鮮花在猛烈的風中向太陽進軍。植物從一切事物中釋放出來,飛向空中。”

一首永不湮滅的全息詩,獻給無涯的太空

受限於相對短暫的生命和狹窄的視角,在人類的時間尺度上,宇宙的變化難以預測。

如果要爲包含無數恆星星系天體、橫跨數十億光年的宇宙獻上些什麼,藝術家愛德華多·卡克(Eduardo Kac)選擇了一首詩。

2024年1月8日,美國東部時間凌晨2點18分,United Launch Alliance的首枚火神半人馬座火箭從Space Launch Complex-41起飛,搭載着Eduardo Kac的藝術創作Ágora。

早在1986年,Eduardo Kac獲得了紐約全息博物館的駐場許可,用532納米脈衝 YAG 激光在實驗室製造的鹵化銀全息乳劑上拍攝出Ágora全息圖。

38年後,Eduardo Kac終於如願將這枚0.8x 0.8 cm大小的創作安放在一個鈦合金膠囊艙中,伴隨火箭升空被安全地存放在日心軌道上的半人馬座五號,在星際空間中永久環繞太陽漫遊。

葡萄牙語單詞 AGORA,在英語中意爲 "現在",蘊含着時間的尺度;加上用於標記元音高度的重音符號,Ágora則有了空間的含義。在Eduardo Kac的創作構想中,這項作品暗指空間與時間之間相互交織的關係。

Ágora是一件永久性的空間藝術作品,也是一件 "預期空間考古學 "作品。

在地球上,人們可以走進美術館和博物館中,通過激光照射小玻璃方格,將全息圖中編碼的文字圖像投射到儘可能大的可用空間中。

在太空中,某個不確定物種會在某時發現這個頗具科幻色彩的創作。當光透過那一塊小小的塑料片時,語言的使用不遵循可感知的重力對文字的影響。

在Eduardo Kac心中,作品微小的物理尺寸與其投影的廣闊尺寸之間的對比,是他對天體時間的敬畏,以及浩瀚宇宙中光之美的讚歌。

☄️

商業化太空旅行開闢了新的可能性,藝術抵達太空,爲現代藝術家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靈感和表達空間。

對宇宙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對探索未知領域的渴望和思考,也讓我們對人類在宇宙中的位置多了一些奇妙的可能。

作者 - 懶羊羊

視覺 - 阿斯巴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