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枚3D列印火箭發射升空 後繼無力宣告失敗

在發射臺的泰倫1號火箭。(圖/Relativity Space )

幾乎完全由3D列印零件製作的太空火箭「泰倫1號」(Terran 1),在星期三晚上正式發射,在一片歡呼聲中升空,但在僅飛行3分鐘後,就因第2級推力不穩定,使飛行線路偏離,發射宣告失敗。不過相對論太空公司(Relativity Space )仍然很高興,表示仍然得到許多成功經驗,收穫很多。

太空飛行網(Space flight now)報導,泰倫1號是一種2級式火箭,能夠飛到185公里的低太空,目前已得到許多「第一」的頭銜,它是「第一枚3D列印火箭」,也是「第一個2級式甲烷燃料運載火箭」。星期三晚上是它的第3次登上發射臺。

泰倫1號的發射軌跡。(圖/spaceflightnow)

在點火發射的初期階段,泰倫1號表現的還不錯,似乎按計劃進行,3分鐘後,第1級火箭燒畢,並且成功脫離,第2級的火箭引擎成功點燃,預計要全推力燃燒5分鐘,以將火箭加速到軌道速度,也就是大約秒速7.5公里(27360公里/小時)。但是火箭上的攝影機顯示,火箭引擎是間歇性燃燒,顯然沒有達到全推力。最高速度只到秒速2.5公里(7400 公里/小時),在短暫進入太空後,就推力不足而減速。

泰倫1號分爲2級,第1級有9具火箭引擎,以甲烷和液氧爲燃料。(圖/Relativity Space )

相對論太空公司的發射主管沃克 (Clay Walker) 在任務後五分鐘,證實第2級出現異常情況。

泰倫1號沒有攜帶衛星,只有一個公司紀念物,沒有進入太空軌道後,火箭碎片將在卡納維爾角以東640公里處回落。

公司表示,雖然泰倫1號沒有進入軌道確實遺憾,但是這次試飛的主要目標是證明 3D列印火箭的強度,能否承受發射的極端振動和力量,因此這一部分是成功的。泰倫1號在試飛中的數據都很重要,有助於未來火箭的開發。他們真正的目標是造成一種完全可重複使用的火箭,名叫泰倫R。

泰倫1號全重9280公斤,有85%的組件是3D列印技術製作的,包括Aeon 火箭引擎。使用許多傳統的材料,比如如鋁、碳纖維與不鏽鋼,強度表現不錯,能夠承運載火箭的巨大振動力。

該公司創辦人兼執行者提姆•伊利斯 (Tim Ellis)說:「今天是一個巨大的勝利,創造了許多歷史性的第一,當然,這無法列爲公司的成功。我們接下來要克服分離技術與第2級火箭的點燃。」

現年32歲的相對論太空公司創辦人提姆•伊利斯,曾在藍色起源工作過,之後自立門戶。(圖/Relativity Space )

Terran的字源來自拉丁語Terra(泰拉),原意是大地,也就引伸爲地球,因而Terran就是「大地住民」,人類的意思。Terran見於許多科幻作品,比如星艦奇航記(STAR TREK)、星海爭霸(STAR CRAFT)、銀河飛將(Wing Commander)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