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壇醫院陳永兵:中國膳食結構地區差別較大,學會巧用膳食餐盤
新京報訊(記者張兆慧)4月13日,首屆數智健康論壇暨中國抗衰老促進會數智健康分會在京成立。大會還同步啓動了“長壽健康科學合作平臺”,該平臺將助力抗衰科技成果快速進入實際應用,賦能全民健康與長壽。會上,多位專家圍繞數智科技賦能抗衰老產業展開研討。北京世紀壇醫院腫瘤營養與代謝中心副主任、主任醫師陳永兵認爲,中國膳食結構地區差別較大,人們需學會巧用膳食餐盤。
“膳食不等於營養。”陳永兵介紹,當前中國膳食結構地區差別較大,存在營養過剩與營養缺乏的雙重問題。我國傳統膳食特點是以植物性食物爲主,粗纖維含量豐富,能明顯避免西方膳食模式帶來的“富貴病”;缺陷是穀類過多,動物性食物偏少,且缺少奶類食物。經濟發達地區呈現出高熱能、高脂肪、高動物蛋白爲特徵的“西化”趨勢,營養過剩性疾病高發,超重、肥胖問題凸顯。
陳永兵建議,要巧用膳食餐盤。儘量做到餐餐有穀物,穀類爲主(250-400克),其中全穀物(50-150克)薯類是良好補充;吃適量動物性食物,魚和畜禽肉可互換(120-200克),常吃豆製品;天天吃水果,多吃新鮮水果(200-350克),果汁不能代替鮮果;多吃蔬菜,吃不同種類的蔬菜(300-500克),每天5種以上,新鮮深色葉菜佔到一半。
健康飲食是食物多樣,以穀類爲主;多食用蔬菜、水果、奶類和豆製品;適量吃肉蛋類食物;少鹽少油少糖,戒菸限酒;吃動平衡,保持健康體重。
此外,老年人應牢記老年保健秘訣——充足營養,合理運動,呼吸訓練(吹氣球)。
在預防營養不良與骨質疏鬆方面,陳永兵建議,老年人食物攝入應保持粗細搭配,鬆軟易消化,提高膳食均衡;適當使用營養補充劑(特殊醫學用途食品,並非保健品);選用優質蛋白;注意鈣和維生素D的補充;注意維生素、礦物質等微量營養素的攝入;適當增加進餐次數;定期稱量體重,監測營養不良。
在微量營養素補充方面,首先應供給老年人自然充足的食物,如果飲食攝入不足,可以通過口服接近膳食推薦攝入量的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進行補充,但不建議使用高劑量的微量營養素製劑。
校對 翟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