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唐景崧開溜 日軍攻城──臺北城的故事(三)

臺灣民主運動館展出的臺灣民主國藍地黃虎旗。(王秋霖攝)

中原封建帝國最後一座城池終在「海隅一方」建造了起來。「臺北城基本上系以大屯山爲背,淡水河爲水的風水觀設計的; 因爲城廓東北有高山主兇,整座城廓乃向東旋13度,用以避兇。東、西兩牆延伸線相交於七星山,而城府的中軸,仍不偏不倚對準玉皇大帝、北極星君(北極星)。」這是德國人辛慈(Alfred Schinz)對臺北府城以中國堪輿學研究的看法。

「巖疆鎖鑰」的北門,遙望着「北方的政權」所在──北京表示「承恩」;不可否認,這是頹廢中的大清帝國,以神權、威權,想來教化的「都市計劃」!

早先的臺灣城廓,建築材料多系刺竹、土埆、硓石,臺北府城興築較遲,因此規畫上是堅固的石城,建築材料的來源,林衡道說:石材來自唭哩岸(今北投)之安山岩,磚瓦因本地品質不佳,則向對岸廈門採購:當時沒有水泥,粘石用的「紅毛土」系以糯米蒸後,和紅糖及石灰合舂而成。另一種說法是:石材採掘大直北勢湖山石塊,磚瓦系劍潭大直莊北勢湖與枋寮莊等磚窰所燒;石灰則爲大稻埕河溝頭石灰窰所供應。

臺北府城是在1882年(光緒8年)11月間竣工;城廓周圍共長1506丈;城壁高1丈5尺,雉堞3尺,計高1丈8尺,厚1丈2尺;牆頂闢建爲步道,可供2人並騎而行,四周規制:東畔(相當今之中山南路)約412丈;西畔(相當今之中華路)約412丈;南畔(相當今之愛國西路)約有342丈;北畔(約今之忠孝西路)340丈。

城外環以護城壕塹,並闢有5座門樓,另置窩鋪4座,添設炮臺,各門名稱爲:東門名曰「景福」;西門名曰「寶成」;南門名曰「麗正」;小南門名曰「重熙」;北門名曰「承恩」;5座城樓門外,東、北兩門,另建外廓,俗稱「甕門」。北門外之廓門,有石刻樓額,曰:「巖疆鎖鑰」,西側,更建有一座接官亭。當年,遠道來訪的官吏,從河溝頭上岸後,轉上今天延平北路的石板道,下轎後在接官亭,接受臺北地方官員的迎迓,然後,才過甕門入城,再移駕府署或官廳。

臺北府城的建築,因經費籌措問題,一波三折,終在中法戰爭的威脅下,使築城工作,得以加速進行,終能克盡全功。但是,法軍攻臺,僅在雞籠、滬尾掀起戰事,沒有深入腹地,臺北城的禦敵功能,未受到考驗。

不過,1895年,日軍憑着《馬關條約》,派出大軍接收臺灣時,臺北城也沒有能發揮其「銅牆鐵壁」的效用,「臺灣民主國」的大總統唐景崧竟然棄職開溜,日軍從澳底登陸後,不僅有人一路引導到臺北城外,也有人在城牆上,放下竹梯,供日軍攀登而上,因此沒有攻城,日本近衛師團,不費一兵一卒,就蜂擁進入臺北城。

【未完待續】

本文節選自《臺北老街【30週年暢銷紀念新版】》,作者:莊永明,時報出版。

史話專欄歡迎自身史實經驗、讀者回響、書摘合作、歷史書評、論文或相關文章、照片分享,來稿請寄:[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