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猛將的智謀:趙雲的另一面(林榕傑)

趙子龍想像圖。(圖/中時資料庫,取材自網路)

在漢末三國曆史上,趙雲以勇猛著稱,史書《三國志》作者陳壽稱讚他「彊摯壯猛」。不過,趙雲還有另一面,那就是有智謀──而這在當時的猛將中並不算常見。

劉備平定巴蜀,獲得了穩定的根據地。趙雲及時向劉備提出重要建言,那就是反對將「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園地桑田」分賜諸將。當時他說過這樣的話:「霍去病以匈奴未滅,無用家爲,今國賊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須天下都定,各反桑梓,歸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歸還,令安居復業,然後可役調,得其歡心。」(《三國志》卷三六)

小說《三國演義》第六十回中,趙雲所言如下:「益州人民,屢遭兵火,田宅皆空;今當歸還百姓,令安居復業,民心方服;不宜奪之爲私賞也。」劉備立即聽從其言。這一建議非常重要:一是可以緩和新建立的政權與益州當地民衆的矛盾;二是使諸將更有動力參與北伐,而非生苟安之心。

後來劉備出於爲關羽報仇、收復荊州失地等目的欲東征孫權,趙雲明確表示反對,並提出:「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且先滅魏,則吳自服。操身雖斃,子丕篡盜,當因衆心,早圖關中,居河、渭上流以討凶逆,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不應置魏,先與吳戰;兵勢一交,不得卒解也。」(《三國志》卷三六)

趙雲的建議有一定可取之處,但也有侷限,主要原因是當時劉備北伐勝算並不比東征大──但可能不會像東征那樣大敗而歸。另外,曹丕篡漢後,劉備北伐是否真能如趙雲所說遇到「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的局面,還是有疑問的。不過,如果劉備聽從趙雲之言,應能避免夷陵之戰的重大失敗。

從其建言可知,趙雲算是有智略的,而這還可從他另一件事中看出。他追隨劉備平荊州江南諸郡後,領桂陽太守,代趙範。趙範寡嫂有國色,他欲將她嫁給趙雲,但後者堅決推辭。當時有人勸趙雲娶她,趙雲回答如下:「範迫降耳,心未可測;天下女不少。」(《三國志》卷三六)

後來趙範逃走,而趙雲未受連累。顯然趙雲不是「色令智昏」者。與之形成對比的是曹操。曹操南征張濟族子張繡,後者投降。由於曹操納張濟之妻等原因,張繡不悅。曹操又想殺他,於是他率軍掩襲,導致曹操大敗。

(作者爲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博士,有三國史著作出版)

來稿請寄:[email protected],史話專欄歡迎書摘合作與歷史相關文章、照片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