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讓我打” 煥新Model Y評價在座的都是。。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爲本站汽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站汽車1月10日報道 今早,特斯拉毫無徵兆地公佈了煥新Model Y,迅速攪動了車圈與科技圈的一池春水。一時間,讚譽與質疑齊飛,熱度迅速飆升,埃隆·馬斯克不花一分錢就衝上熱搜榜一。

最大關注點自然是更趨平淡,更靠攏科技產品定義的設計,賬面上增加40km續航,像新款Model 3一樣,優化了乘坐舒適性配置體驗。分體大燈+眯眯眼設計似曾相識,好在小鵬昨日發佈了G7,去年P7+也已上市,不然又要被網友們調侃“開源”設計。

小鵬G7提前一天“撞臉”Model Y

官方推廣文案放出了“儘管對比”展示高傲的產品信心,很快,雷軍便在微博主動回覆:“好的”二字,成爲第一個車圈大佬正面接招特斯拉。十分期待年中小米YU7上市雷布斯如何“致敬”新款Model Y,設計看過了,性能上能不能比特斯拉做的更好,價格會不會有驚喜呢~

特斯拉是有底氣的,無論國產廠商效仿的“ 邪惡大鼠標”發起N輪挑戰攻勢,發佈會對標贏麻了,均無法對特斯拉Model Y的銷量產生實質性打擊,2024全年車型銷量冠軍依然是Model Y(注:不加定語)。

有人說,新款Model Y只能是大改款,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換代。

煥新特斯拉Model Y內飾(來源:本站汽車)

拜託,千萬不要用機械錶的精準走時審視電子錶的百變玩法,兩者不在同一賽道,如今“軟件定義”汽車已經被消費者接納,一個OTA就能實現從駕駛感到智能系統交互體驗的鉅變。

特斯拉引領的汽車“四化”的浪潮,重構了汽車設計定義,擺脫了傳統汽車模塊化開發、平臺化開發的緩慢週期,核心技術自研,打破傳統供應商巨頭的限制。車子年年升級改款已是行業新規則,消費者對於新款的關注點也放在用更好的芯片,智駕、智艙不斷OTA優化,不拘泥於底盤件、車身的重置。

這臺煥新特斯拉Model Y雖然主車體並未發生變化,但內核和“軟裝”的升級,全然是老Model Y車主們羨慕的提升。

新款造型講真談不上好看,好看也不是特斯拉力求的,像科技產品一樣的性冷淡風老少通吃,設計亮點是車尾部的漫反射式的貫穿燈帶,配合白色車漆最爲好看。

先說說爭議最大變化,撥杆照例取消,目前根據部分地區官網消息顯示,轉向撥杆有可能會保留,中規版方向盤背後目前是空空如也,根據新Model 3用戶的反饋來看,大家普遍詬病方向盤按鍵“打燈”的操作,屏幕換擋也不如實體撥杆盲操來的直接。或許北美地區不需要像中國複雜的街區需要頻繁切換D/R擋的掉頭路段,總之讓中國車主接納屏幕換擋,品牌方需要些承受力。

再來說說大家喜聞樂見的配置升級:前排座椅通風、鍍銀隔熱天幕、雙層夾膠玻璃、後排娛樂屏、後排電調座椅,顯然均是提高舒適體驗的升級,想必是根據用戶調研,根據新款Model 3的底盤舒適性進階,推測Model Y的底盤也不會過於硬核生猛,而是更容易被家庭用戶接受。

AutoPilot城區高階智駕依然是延緩交付狀態,即便是國內政策鬆綁後,直接照搬完成北美路況學習的模型很容易水土不服,特斯拉從蒐集數據到國內路況模型的建立,少說也需要2-3年。這一點上國產車已經搶跑成功,特斯拉追趕也並非易事。

So,全年48萬臺特斯拉Model Y的買家看重的自然不是高階智駕,而是對品牌的信心。很多人都說特斯拉的“電控”好,這裡我理解是動力系統的能效、動力體驗出色。

的確如此,這次將CLTC能耗控制在11.9kWh/100km,SUV有了轎車的能耗水平,着實厲害,0.22Cd風阻係數也是相當出色。斌哥的樂道L60好不容易在能耗指標上超越特斯拉,這一次又將挑戰難度擡高一級。

更低能耗意味着可以用更小的電池輕裝上陣,讓車輛具備更靈敏的身手,是直觀展示三電能力的硬指標。

關於下訂,很簡單兩個配置,預計3月開始交付

後輪驅動版:26.35萬起,功率220kW,62.5度電池,續航593公里。

長續航全輪驅動版:30.35萬元起,前137kW後194kW,78.4度電池,續航719公里。

另,現款Model Y長續航四驅版本停止接單。

智駕也有所變化,AI 4智能駕駛芯片(原名HW4)、8個攝像頭,依然沒有雷達,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均無,在國內目前僅提供高快AutoPil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