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這些國內學生才最適合去英國留學!

出國留學,本質是換一個賽道,換一個服務器,重新尋找向上破局或保住自己本身優勢的機會。核心是以機會爲主,而不是所謂的,真的去學多少知識。最起碼碩士不是,你要積累,也要吭哧吭哧到博士。

所以,基於此,最適合出國留學的人只有這些。

一、在國內卷不過其他學生的!

就經常有人罵,留學生都是那波國內混不下去卷不過別人的纔出去。有一說一,這話真的是一句屁話。卷的過別人,我們還需要出去找機會嗎?直接國內拿捏不好嗎?就是因爲卷不過,纔要思變,人挪活,在外面找到自己的機會。

很多留學生很抗拒被說這個,其實真的可以正面承認這個事情,這反而是認知提升的表現。沒啥丟人的。承認自己不行,然後找個差異化的細分賽道,纔是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不是像國內大多考研學生一樣,一年不行又一年。幹嘛了?你時間很多嗎?

現在國內大環境大家也能感受一二,純粹的在這個賽道去捲去拼,意義不是特別大,出路也不是特別好。而且卷意味着機會少,自己被平替的機會大,運氣好點,可以吃到人家剩下的。運氣不好,全是進別人設的局。大可不必,大可不必。

留學出去,不但是避開了國內的卷,也是讓自己上升半個維度,靜下來思考下兩邊的機會。冷思考下,兩邊的環境,各自的機會都在哪裡。無論就業,婚姻還是創業,這三個槓桿中,找到一個自己能成的。後續就都能各自安好。

二、特別佛系的,沒有就業煩惱的!

其實這個世界的確分三六九的,當國內很多留學家庭都在看學校,卷專業,忙規劃,選出路的時候。有些人已經直接在羅馬了,壓根不需要爲自己的求職或就業擔心。基本家裡都有好的資源和出路了。

留學這件事,只是家裡需要你擡升下學歷,本科不夠用,碩士剛剛好而已。找個學校出去散散心,求求學,順便拓寬下自己的眼界。其實就可以了,特別是很多富裕家庭,家裡人對他們沒啥太大要求的。就安靜的做個吉祥物就行,好好去那邊留個學,提升下學歷,散散心,旅旅遊,就行了。回國家裡也不愁他薪資的三瓜兩棗。就是不要輕易創業敗家就行。

然後家裡會幫忙匹配安排個合適的婚姻,然後資源再重組,只要不敗家,就能衣食無憂最起碼好幾代。像他們這種家庭,尤其是現在江浙滬這類獨生子女,基本很多都是這麼個想法。

畢竟大環境不好,你越撲騰,越折騰,越容易把棺材本多搭進去一點。學會躺平的,佛系的,做個能提供情緒價值的暖男也都不錯。家裡甚至還有足夠資源讓你成爲gwy,然後有錢又有閒,後面瞎混就行。

三、留學中真正的精英!

不得不說,我們大部分人其實都不是所謂的精英,別看不少學生本科211或985,其實都是投喂出來的。距離真正站在塔尖尖上的精英還差點距離的。智商和情商甚至財商這三商其實都差了不少層次的。

其實精英很多可留學可不留學,畢竟在哪裡都能混得很好。要資源有資源,要能力有能力,都很能打。他們一般選擇留學,往往是想拓寬下賽道方向,不是說國內不好,但居安思危,一般真正的留學精英國內賽道強者基本會師完了。想去海外看看其他精英是各自怎麼強的。於是出去了。

在留學的過程中,他們啥都幹,啥都折騰,這類人。其實留的不是學,只是世界那麼大,不把自己鎖定在一個小的池子裡面坐井觀天而已。

真正的留學精英,其實本科,碩士都是最拔尖的那羣學校。英國、美國、加拿大都有他們的身影,去東南亞留學的反而很少,有去的也核心在港新兩地。他們不需要刷名校,刷專業,本身就是平推這些學校的。他們留學核心也是去找機會,去勾兌資源,去遇到更多人。畢竟地球村,你想更強,其實就是去搞定更多人去的。

總了個結:反而在中間的那波學生,留學生這件事,性價比不那麼大,畢竟可去可不去的學生其實也挺多的。因爲家庭的資源和自己的認知都不到位。導致自己對留學有很多濾鏡的,會因爲留學沒給他們帶來太多正向的東西,而對留學產生很多誤解。反而後面有點高不成低不就,不好擺正自己位置。後續就難找到接盤的職業或伴侶。

還有一些就是純粹希望通過留學去改命的,所謂一命二運三風水。命在最前面,豈是你說改就能改的,大多不過是徒勞掙扎而已。這類人後面要麼容易被現實打臉,然後選擇擺爛。要麼刺激過度,容易很喪。反而留學對他們不好,還不如不出去,在自己那一畝三分地好好經營。

最後一波不適合出去的就是那些在本土勢力有盤根錯節經營的,自己有個大家族在的。扛旗的能有一定能量的,你在這裡添磚加瓦就是被最好庇護的,沒有必要出去瞎折騰,衆人拾柴反而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