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 人心 棒球魂
(圖/本報系資料照)
熱血沸騰、熱淚盈眶、全臺狂慶!中華隊在世界棒球12強決賽的東京客場,以4:0完封日職一軍陣容,並終結其27連勝、世界排名第一的日本武士隊,勇奪臺灣史上首座國際成棒大賽冠軍,寫下這場奇幻之旅、令人驚讚的歷史新篇。臺灣人爲何會如此癡迷於棒球?這座冠冕又爲什麼會讓臺灣人這麼振奮?
中華隊此次從成軍之初不被看好到最終創造歷史,成爲勵志經典,可以美國大聯盟官網盛讚這是「歷史性留名的爆冷摘冠」爲代表。該報導指出臺灣「從未贏過成棒國際級賽事,只在2013年經典賽闖過首輪,去年經典賽在預賽墊底,也沒在12強拿過獎牌。最佳成績是1992年奧運獲得銀牌,今年的冠軍隊成員當時幾乎都還未出生。」
棒球號稱臺灣的國球,從來就不只是一種運動或比賽,它更是一種時代人心的凝聚與投射、一種烙印在DNA裡,從逆境中反敗爲勝的正能量故事。這次中華隊奪冠,讓不少中壯年人回憶起當年熬夜守在電視機前收看越洋轉播中華少棒比賽的往日情懷,而如今的盛況與熱情更勝當年。
歷史總有驚人的巧合,這次爲打贏日本太爽而全臺沸騰,臺灣的棒運萌芽、崛起成長,也是因日本而起。日本殖民臺灣時期,引入棒球發展在電影《KANO》已多有着墨,而真正臺灣棒球一鳴驚人之作,應從1968年臺東原住民少年組成的紅葉隊,以7:0擊敗日本少棒明星隊;並促成臺灣於次年組成金龍少棒隊進軍美國賓州威廉波特的世界少棒大賽,從而開啓了臺灣棒球史上的三級棒球黃金時代。
在我這一代,魔手陳智源的三振雄風、二齒許金木被美北隊麥克林登一棒掃出3分,最後沉着反攻以12:3大勝的情節成了教科書上勵志的教材;臺南巨人隊全壘打狂掃各國等,使得全臺的孩子們在巷子裡、公園裡紛紛效法偶像,不知打破了多少附近人家的玻璃!
那時節,少棒的威廉波特、青少棒的蓋瑞、青棒的羅德岱堡這些比賽地點,我們都耳熟能詳;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斷交風潮導致國際孤立,也都在那個風雨飄搖的1970年代,無論是政府的宣傳或社會人心,都需要棒球的勝利撫慰人心、鼓舞信心。
但臺灣棒球到了真正的成棒總差一口氣,90年代開始有中華職棒,打起國際大賽還是欲振乏力。近20年來,我們遇上日、韓、美、古,心態上就先輸一半,只想着雖敗猶榮;而且超級強投未必有,常是貧打、無法長打;打不了速球、上壘就短打等毛病,這也是此番中華隊被看衰的原因。但這些通病對於新世代的球員好像根本不存在,這就是他們強過以前中華隊的原因!
中華隊這次贏得實至名歸,從此應可破除恐韓懼日的心病,也將掃除中華職棒打假球的魔障,加上臺北大巨蛋發揮的效應,爲臺灣棒運的健全與壯大,邁向新一波的巔峰。
中華隊這次奪冠的過程堪稱是比電影更魔幻的現實,在喧囂紛擾的多元臺灣,恐怕也只有棒球能讓大家不分藍綠團結在一起,那麼就好好珍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