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券商看後市|A股市場底部已基本確立,修復行情有望延續

滬指實現八連陽並突破3000點後,A股行情接下來將如何演繹呢?

澎湃新聞蒐集了10家券商的觀點,大部分券商認爲,指數修復至關鍵整數關口後,雖不排除有短線震盪反覆,綜合各類條件看市場底部前期已經確立,修復行情仍有望延續,A股仍處在春季行情窗口期。

中金公司表示,指數修復至關鍵整數關口後,雖不排除有交易層面的短線擾動,但考慮到目前A股市場估值仍處於歷史偏底部位置,縱向及橫向對比均具備較好的投資吸引力,仍有助於繼續提振投資者信心,2月初至今的修復行情仍有望延續。

“展望後市,雖然後續市場可能面臨一些震盪反覆,但綜合各類條件看市場底部前期已經確立,戰略上需走出熊市思維。”中信建投證券指出。

國泰君安證券進一步指出,股票指數超預期反彈力度後,交易出清帶來的底部已經看到,春節前市場低點是本輪股市調整的底部。接下來,重要會議窗口臨近,預計這一時期股市以穩定爲主,仍有一定表現空間。

配置方面,TMT成爲多家券商眼中的香餑餑。國泰君安證券便認爲,科技題材股仍有一定表現空間。

“年初至今調整較多且近期有科技進步預期驅動的TMT領域,仍有望有相對錶現,其中互聯網、計算機、電子板塊有望繼續活躍。”中金公司稱。

中信證券:步入修復通道

展望後市,隨着資本市場監管做優存量,央國企預期回報提升,市場有望步入內生動力驅動的修復通道。

首先,市值考覈改革的預期有望不斷兌現,支撐優質央國企藍籌的持續性行情,300餘家公司公佈質量與回報提升方案,資本市場監管做優存量,投資者回報環境有望穩步改善,市場有望步入內生動力驅動的修復通道。

其次,小微盤受交易博弈的影響異常顯著,量化產品持倉市值再次下沉,是小微盤短期超額收益的直接驅動,後續預計其還將受到量化產品贖回的壓力影響。

再次,產業催化和併購預期支撐下,科技成長有望成爲今年另一條投資主線。最後,5年期LPR現歷史最大降幅,政策針對痛點發力,有助於穩定地產產業鏈,而兩會召開在即,預計宏觀政策部署不會低於市場預期。

央國企的大股東增持、加大分紅回購、產業鏈併購重組逐步落實,有望支撐優質藍籌的持續性行情,也將成爲今年最重要的配置主線之一;有產業催化的科技成長有望成爲今年另一條投資主線;小微盤受交易博弈的影響異常顯著,後續預計還將受到量化產品贖回的壓力影響。

中金公司:修復延續

站在當前時點,展望後市,2月初至今的修復行情仍有望延續,建議投資者繼續關注資本市場改革預期及穩增長政策的力度與節奏。

指數修復至關鍵整數關口後,雖不排除有交易層面的短線擾動,但考慮到目前A股市場估值仍處於歷史偏底部位置,與全球市場比較處於明顯偏低水平,縱向及橫向對比均具備較好的投資吸引力,上述利好因素仍有助於繼續提振投資者信心。

風格方面,近期流動性環境改善後,小盤風格漲幅高於大盤,小盤風格短期仍有望佔優,但與大盤的收斂速度將有所減緩。

行業配置上,年初至今調整較多且近期有科技進步預期驅動的TMT領域,仍有望有相對錶現,其中互聯網、計算機、電子板塊有望繼續活躍。

中信建投證券:走出熊市思維

節後市場延續修復行情,市場風險偏好提升,股票供求關係預期改善。展望後市,可關注春節後復工情況、經濟數據與兩會政策落地情況,整體看,雖然後續市場可能面臨一些震盪反覆,但綜合各類條件看市場底部前期已經確立,戰略上需走出熊市思維,戰術上則可徐徐圖之。

市場的結構問題已經顯著改善。當前剩餘的未敲入雪球產品規模已相對有限。此外,量化監管加強,高頻交易按下緩衝鍵。

配置方面,建議投資者維持高股息底倉+部分景氣行業配置思路不變。行業方面,可關注電力、石油、煤炭、傳媒、通信、計算機、電子、軍工等。

國泰君安證券:仍有一定表現空間

展望後市,股票指數超預期反彈力度後,交易出清帶來的底部已經看到,春節前市場低點是本輪股市調整的底部。

接下來,重要會議窗口臨近,市場新進入者對政策的預期以及市場重要穩定器的存在,疊加交易約束空方頭寸表達,預計這一時期股市以穩定爲主,仍有一定表現空間。

不過,由於市場的預期並未跟隨股價的上升而上升,在超跌反彈之後,指數仍有築底和磨底的需要,更全面的投資機會和風格切換或在年中出現。

配置方面,從短期維度看,在重要會議窗口期高分紅與科技題材股仍有一定表現空間。同時,大盤價值風格的相對估值已經走到估值均值+兩倍標準差上沿,顯示其估值性價比在快速上漲後已顯著降低,同時中證紅利的成交佔比也已接近歷史高點,短期交易也在走向過熱,不宜追高。

此外,市場的二次築底和磨底,投資者的經濟預期將見底。隨着科技政策與產業推動,科技成長股預期將上升,接近年中成長股的行情將出現,新能源板塊將率先啓動,但行情重點在科技製造。

海通證券:支撐行情展開的積極因素仍在積累

當前或已處在底部第一波大反彈行情中,回顧2005年、2008年、2014-2015年、2019年四次市場底部第一波反彈行情的時間和空間,可以發現上證綜指最大漲幅均值爲26.6%、滬深300爲29.2%,萬得全A爲34.9%,時間持續在2-3個月左右,指數平均上漲速率在6-8點/日左右。

而近期反彈行情上漲速度較快,以上證綜指爲例,2月5日低點以來指數漲幅速率達到20點/日,明顯超過歷史均值,未來行情節奏或有所放緩。但從行情的時空來看,本輪反彈行情中上證綜指最大漲幅爲13.6%、滬深300爲12.6%、萬得全A爲17.0%,行情持續不到一個月,較歷史可比時期仍有一定差距。

同時,支撐行情展開的積極因素仍在積累。春節以來我國基本面數據整體向好,推動投資者信心轉向積極,疊加近期政策面和資金面的積極因素均在不斷積累中,市場情緒也已明顯回暖,目前看市場上漲的核心邏輯未變。

配置方面,短期行業或將普漲,中期重視白馬股。具體行業上重視兩方面:一方面,是以電子爲代表的硬科技製造。一是半導體週期回升背景下的電子;二是或受益於財政發力的數字基建和數據要素;三是政策支持和技術突破下的AI應用。

另一方面是醫藥,往後看,醫療反腐對行業的影響逐漸過去,並且中期來看我國人口老齡化正在加深,醫療需求將持續增加,未來一段時間醫藥的估值和基金配置有望趨於均衡,結合行業分析師預測,可以關注創新藥/血製品/高值耗材。

此外,近期管理層圍繞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作出多項部署,未來產業併購正在成爲上市公司併購重組主流和監管重點支持方向,關注上市公司治理改善帶來的投資機會。

華泰證券:紅利行情仍有一定持續性

假期社融和消費數據等多項積極因素下,節後第一週市場五連陽,小微盤迎來強勢修復,紅利板塊雖超額有所收斂但亦有較強表現,投資者關注紅利行情持續性。

展望後市,由於投資者中長期預期變化、信用週期回升有待進一步觀察、紅利板塊相對基本面有支撐和增量資金偏好,本輪紅利行情仍有一定持續性,但擁擠度或已運行至高位區間,回落後可能是更好的增配時點,當前內部輪動和邏輯擴散或加強。

配置上,維持降低波動率的思路,繼續推薦資金、估值、籌碼邏輯均通順的類滬深300/上證50,關注“類紅利”思路擴散的潛在方向,如食品/乳品、白電、建築、出行鏈。

招商證券:穩步走高的概率進一步加大

展望後市,隨着流動性衝擊逐漸化解,市場有望逐漸築底回升,A股走成類似2016年快速調整後穩步走高的概率進一步加大。

風格和行業配置層面,從紅利策略到紅利成長,重視大中盤。前期市場在大幅調整之際,紅利指數大盤價值出現了明顯的風格加速,目前看分紅和股息率已經巋然成風。

不過,從定價原理角度來看,在經濟增速中樞穩定,企業資本開支增速回落後,越高ROE越高自由現金流的板塊遠期潛在分紅率越高。在成長板塊估值大幅回調後,部分遠期增速相對穩定,分紅率穩定提升,自由現金流高的公司可能是更優的紅利選擇。

行業選擇層面,考慮未來一兩個月的角度,綜合考慮前期表現、估值、交易活躍度、景氣變化、政策和事件催化,建議投資者關注電子、計算機、機械、醫藥等新質生產力方向,建材工業金屬等受益於三大工程和地產穩增長政策的方向。

光大證券:春季行情有望至少延續到3月末

展望後市,我們由於今年“春節錯月”原因,2月春節年貨、出行需求帶動消費價格走升,2月CPI、PPI數據有望呈現同比上行,因此我們判斷春季行情有望至少延續到3月末。

同時兩會將至,持續上漲動力主要來自經濟增長預期。最後歷史上當A股收復3000點或連漲8日後,仍有概率繼續上漲,不過長期走勢將出現分化。

市場風格來看,短期反彈中成長風格和中小盤將繼續佔優,長期可繼續關注高股息策略和順週期方向。

華安證券:反彈有望延續

展望後市,市場大勢上短期情緒仍在,反彈有望延續,3月份受兩會政策定調和經濟金融數據的影響,預計整體將呈震盪走勢。

配置方面,建議投資者關注四條主線:一是繼續關注泛TMT板塊,包括人工智能主題性機會演繹下的計算機、傳媒、通信及電子。

二是具備催化同時又具備強週期規律性的基建開工優勢領域。央企市值管理考覈重要程度提升。節後到3月中旬是規律性強的基建開工行情。兩個邏輯指向同一類資產,關注:水泥、非金屬材料、環保設備、專業工程、工程諮詢、環境治理、金屬新材料、燃氣等8個性價比高的領域。

三是延續高股息的穩健資產及銀行板塊。3月市場預計呈震盪走勢,其中高股息率資產如煤炭、銀行、石油石化等有望重回市場方向。四是中長期出口景氣方向。

華西證券:仍處春季行情窗口期

春節後A股如期“開門紅”,並迎來一輪超跌反彈行情,資金和政策層面均出現積極變化。其中,資金面,節後股市資金面開始步入正反饋階段,融資資金重回淨流入;政策面,LPR超預期下調和穩定資本市場“組合拳”持續落地,對風險偏好形成明顯提振。

展望後市,滬指收復3000點後,交易層面波動或有所加劇,但在3月初兩會預期下,A股仍處在春季行情窗口期。全年來看,A股中期趨勢取決於國內經濟預期的持續上行,可關注地產基本面驗證和國內通脹走勢。

配置方面,建議投資者以現金流充裕、分紅穩定的藍籌資源股爲主,輔之以部分受益於海外產業映射和產業政策支持的TMT個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