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文學獎得主回孃家系列-紙上風雲( 下)

1986年,楊樹清(左)與「紙上風雲第一人」高信疆對弈。(楊樹清提供)

2003年,《人間雜誌》創辦人陳映真發起的夏潮報導文藝營講師合影:前排左起陳麗娜、陳映真、鄭桑溪、林柏樑,後排左起楊樹清、藍博洲、李文吉、蔡明德。(蔡明德提供)

2014年,《冷眼熱心,寫盡人間事:臺灣報導文學特展》在國立臺灣文學獎館展出。(楊樹清提供)

1975年,《中國時報.人間副刊》推出「現實的邊緣」,自此鼓動了報導文學寫作、報導文學獎風潮。(楊樹清提供)

高信疆主編《人間副刊》,陳映真創辦《人間雜誌》,功在報導文學推展;臺灣文學館的報導文學特展以「看盡人間事」爲主題,並呈現了高信疆、陳映真的影像、行跡,隱含向「兩個人間」致敬。

許多報導文學寫手、報導文學獎出身的「夢幻講師」,在報導文學創作班講臺上,對這個文類的界定、寫作方法,形成衆聲喧譁;那麼,以學術研究身分,寫出《臺灣報導文學概論》一書的楊素芬,又是怎麼看待報導文學?她在〈臺灣報導文學發展觀察〉課程中,述及「報導文學介於文學與報導間,文學本身即有其弔詭性,屬於想像,而報導文學則強調真實」;關於寫作方法,她提出四個面向,「向新聞學借火」、「向歷史學求佐證」、「田野調查找線索」、「照相攝影窺真相」。

■真實的魅力

走過漫漫的旅程,臺灣的報導文學定義,仍在「報導」與「文學」間遊移;視角伸及大陸的「報告文學」又是那番風景?

2002年11月,在龔鵬程召集、陳信元(1953~2016)策畫下,佛光人文社會學院(今佛光大學),與中國作家協會、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在臺北市立圖書館國際會議廳,首開「兩岸報導(告)文學的發展研討會」,主持會議的學者有李瑞騰、何寄澎、陳義芝、沈謙,參與討論的報導文學研究者陳信元、楊素芬、吳正堂之外,兩岸各推報導文學作家代表對話,臺灣有黃春明、李利國、藍博洲、瓦歷斯.諾幹、楊樹清等人,大陸有張勝友、喬邁、田珍穎、何建明、劉元舉、塗懷章、長江、胡殷紅等人,國家圖書館爲配合活動,特別編印《海峽兩岸報導文學選刊》及書展。

研討會上的開幕專題演講,原系邀請陳映真談〈臺灣報導文學的歷程〉,也交出講稿了,因故到不了,改由老友小說家、拍過紀錄片的黃春明以「淺談臺灣報導(告)文學的本質」爲題代打,細數臺灣報導文學的脈絡、發展軌跡;佛光大學校長龔鵬程比較、分析兩岸「報導文學」與「報告文學」的分類,指報導文學是一種新的文學類型,在中國正式興起於三O年代以後,「七O年代中期,臺灣報導文學在內外政治、環境的變遷下,迅速崛起,再經媒體推波助瀾,造就了一批批報導文學作家」,「大陸在七O年代末新崛起的報告文學,早已自新聞性的通訊、報導、調查報告、速寫等形式中脫穎而出,成爲一種獨立的文學類型」。

研討會上與會者的報告題目,臺灣:吳正堂〈走向新定位的臺灣「報導文學」〉,李利國〈臺灣報導文學的特色與未來〉,瓦歷斯.諾幹〈親近或者疏遠:我的報導文學創作經驗〉,楊樹清〈衝破海峽中線:「被遺忘的兩岸邊緣人」之後〉,藍博洲〈人間正道是滄桑:一個報導文學寫作者的體驗與期待〉,楊素芬〈報導文學存在的問題與末來發展〉;大陸:喬邁〈雙重衝擊,三向分流〉,田珍穎〈真實的魅力〉,何建明〈新世紀報告文學創作的興衰將取決於作家對動感時代的感覺和把握〉,劉元舉〈我們進入了閱讀的真實時代〉,塗懷章〈對報告文學真實性原則的再認識〉,長江〈我們爲甚麼要寫報告文學〉,胡殷紅〈就這樣滿目荒沙、濁流滾滾地跨進21世紀?〉 面對兩岸報導(告)的發展與未來,着有《幌馬車之歌》、《天未亮》等報導文學集的藍博洲慨嘆臺報導文學出現了「斷層現象」,「因爲社會不再提供報導文學的物質條件了」,「如果我們還期待臺灣的報導文學還有第三波熱潮出現,那麼,首先我們還得提供報導者從事生產的物質條件罷!」着有《青銅少女》、《亂世影》等報告文學集的喬邁,亦觀察到報告文學的發展隱憂,「市場決定產品,人們的精神生活滑向平庸和浮躁時,便有相應的文化產品滿足他們的需要,嚴肅的報告文學作家和作品只能退避三舍。」

就在2002兩岸召開報導文學會議的同一年,臺灣有了報導文學讀本,向陽、須文蔚編選的《臺灣現代文學教程:報導文學讀本》,由二魚文化出版。

■寫盡人間事

擺盪在「報導」與「文學」間,長期被視爲「邊緣文類」的「報導文學」,2014年6月進入了國立臺灣文學館展出。主題爲「冷眼熱心,寫盡人間事」的臺灣報導文學特展,是國立臺灣文學館首次以報導文學作爲策展主題,「呈現自清領時期至21世紀以來臺灣報導文學的發展,看作家們遭遇新聞事件及歷史變化的重要時刻,如何以冷眼熱心寫盡人間事?」

展覽也揭示出:1945至1960年代,臺灣結束殖民歷史,卻捲入反共浪潮與威權肅殺的白色恐怖氛圍,此情境不利於報導文學發展,作家們改以柔性的書寫手法,使得此時期的報導文學成果見證歷史發展軌跡,有如「冰山下的伏流」;直至1970年代,高信疆在《中國時報》副刊開闢「現實的邊緣」專欄,大力提倡鄉土文化,並將報導文學列入「時報文學獎」的獎項之一,對臺灣戰後報導文學的推展發揮了關鍵性的影響力;接續是陳映真於1980年代創辦《人間》雜誌,雖然只發行47期,但其所標舉的人道主義、對邊緣弱勢及底層人民的關注,卻深刻影響臺灣紀實攝影及報導文學的發展。

高信疆主編《人間副刊》,陳映真創辦《人間雜誌》(高信疆一度出任總編輯),功在報導文學推展;臺灣文學館的報導文學特展以「看盡人間事」爲主題,並呈現了高信疆、陳映真的影像、行跡,隱含向「兩個人間」致敬。

開幕記者會上,報導文學作家古蒙仁、陳銘磻、心岱、鍾喬、鍾俊升與攝影家蔡明德、林柏樑、鍾永和、陳文發等人共聚一堂,如同一場報導文學羣像的同學會,又在下午舉行「臺灣報導文學面面觀座談會」,暢談報導文學的時代意義,以及透過文字及影像的力量,促成社會乃至政策的改變與進步。

展覽與聚會中,以〈黑色部落〉獲首屆時報報導文學獎的作家古蒙仁,捐出他的手稿及筆記;作家、劇場導演鍾喬,追憶他當年如何深入現場採訪「反杜邦」、「關心無殼蝸牛」,傳達社會被壓迫者心聲,企圖用文學的力量改變、改造社會;陳銘磻報導原住民部落的〈最後一把番刀〉,心岱控訴生態浩劫的〈大地反撲〉,先後得到時報報導文學獎,他們也分享了採訪、寫作的心路歷程。

除報導文學的文本展示之外,現場也播放由導演吳乙峰拍攝的紀錄片《月亮的小孩》,有關白化症患者的故事,始於廖嘉展在《人間雜誌》的發掘、報導,刊登後再由時報出版,引起社會廣大回響,甚至促成第一個白化症患者聯誼自救會的出現。

展場一角,也展示了我獲得《中國時報》與《聯合報》報導文學獎的作品、手稿及著作;其中1997獲聯合報報導文學首獎的作品〈被遺忘的兩岸邊緣人〉,間接催化了五年後的金馬與大陸小三通,報導文學研究學者須文蔚在《臺灣現代文學教程.報導文學讀本》評析道,「楊樹清請命下的金門人,終於在2001年1月2日,在小三通政策開放下,可以直航廈門。羈留大陸的老人,也隨着兩岸關係正常化,可以光明正大地踏上故鄉的土地,作爲社會運動代言者的楊樹清,贏得了一場勝利,也爲歷史留下了見證。」

如果我以報導文學力量結合社會運動、推開政治禁忌之門的〈被遺忘的兩岸邊緣人〉是一場勝利,那麼,接下來的,文類的「非主流」終於晉入「主流」,諾貝爾文學獎首次出現了報導文學作家得獎。這是一場報導文學書寫者更大的勝利:「中央社斯德哥爾摩8日綜合外電報導: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今天揭曉,得獎者爲白俄羅斯作家亞歷塞維奇(Svetlana Alexievich)。有一半烏克蘭血統的亞歷塞維奇,擅長紀實文學,代表作品有《車諾比的悲鳴》、《最後一個證人》等。」(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