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醫產業成護國神山?言之過早

成大醫院前院長陳志鴻擔任「健康臺灣論壇」召集人,並提出十大建言以及「健康臺灣深耕計劃」倡議。記者林伯東/攝影

賴清德準總統提出的「健康臺灣」論壇三月起跑,四月底總結,成大醫學院前院長、賴清德恩師陳志鴻任召集人。這項新的政策措施是否可以爲臺灣的智能生醫產業注入一股新的能量,甚至發展成爲下一個「護國神山」?

輝達創辦人黃仁勳曾表示「學電腦的時代已過去,生命科學纔是未來」;又說,通用人工智能AGI將在五年內實現,取代九成以上的人工,給了人工智能和生醫產業的肯定。

AI與生醫技術是世界公認的潮流,而在臺灣也可能衍生出另類「一人武林」的產業,以接手傳承半導體產業。但生醫產業有別於AI或半導體產業,其供應鏈垂直分工、模組化、標準化、數位化均未發展完成,生醫產業有機會成爲下階段的護國神山嗎?

生醫技術是跨多重領域的「實驗科學」,封閉且保守,其科技實證機制及基礎理論尚待開展,而跨領域「知識系統」的建構需要全方位的調整和改造。臺灣人對生醫產業有相當程度的誤解,以爲生醫技術是以基礎科學爲本的學科,事實上生技及醫療健康是典型的實驗科學,跟材料科學、化學類似,是「半」科學。

另外,因生醫背後的跨系統連結、跨領域「共同技術認知」也尚待發展,故實驗科學、經驗法則、臨牀數據仍然是生醫產業的核心。而「專業化」技術研發、規模經濟優勢、技術擴散與整合能力、產業鏈治理布建等條件,仍然是產業領導力的核心價值。

生醫技術系統龐大且複雜,專業知識「灘淺池深」,跨越基礎物理、化學、生物、生理和醫藥健康,故跨行/跨領域困難。其十二項人體系統各自獨立卻又互相牽扯,發展模式與半導體或資通訊產業截然不同。前者是重研發、重系統整合、核心能力向外擴散、重服務的產業;而後者的經營模式是以「微笑曲線」爲標竿,以產品代工組合爲核心,聚焦在全球供應鏈分工與佈局、成本優勢、經營效率等。

從產業面來看,臺灣生醫產業長期以來強調高品質醫療服務,但其周邊支援產業及子系統,在效率、規模、成本、醫事管制等條件上,均無法達到先進的水準。雖然政府大力推動生醫技術的發展,包括醫療儀器與器材、生技檢測、生技製藥、智能醫療與精準醫療、臨牀醫學與生醫統計、健康食品等,但臺灣的客觀條件難以滿足產業發展之需,規模太小、產業鏈佈局不足、市場狹隘、缺乏品牌優勢等是最大原因。

生醫產業經歷半個世紀的發展,從早年的宇昌、浩鼎,到疫情期間的高端,政府的鑿痕歷歷可見。而具醫學背景的政治人物柯文哲、賴清德,卻少見有任何實質的科技論述。既然生醫產業並「非」以科技研發爲基礎,故規模經濟及財政優勢纔是致勝之道,這是歐美大型企業及猶太族羣縱橫全球生醫界的主要原因,但也是臺灣生醫產業揮之不去的「痛」。

臺灣生醫產業的生態系統和分工體系尚未完善,未來真有足夠能量來完成生醫產業轉型成爲另一個護國神山嗎?賴政府即將上任,希望加把勁在自己熟悉的產業上,當產官學研仍在想方設法蹭蔡政府臨去秋波的「生技餘溫」,或爭取下一階段升官發財的機會,現在稱生醫產業爲「護國神山」會不會過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