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近十年我國突發環境事件數量總體下降

人民網北京6月25日電 (歐陽易佳)生態環境部日前召開6月例行新聞發佈會。相關負責人介紹了近些年我國生態環境應急工作的進展情況。

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李天威介紹,近十年來,全國突發環境事件的數量由每年700起左右下降到300起左右,最近幾年都是200起左右,其中重大級別的事件每年大概2起左右,較大級別的事件每年10起左右。

“如2019年江蘇鹽城響水爆炸事件,2020年黑龍江伊春鹿鳴礦業尾礦庫泄漏事故,2022年貴州盤州宏盛煤焦化有限公司洗油泄漏事故等次生的突發環境事件影響範圍廣,處置難度大,公衆關注度高。”李天威舉例,一批重大敏感事件,經過生態環境部工作組協調指導,相關地方全力應對,得到了妥善處理。

李天威表示,近年來我國突發環境事件呈現以下特徵:一是突發環境事件從數量來看總體呈下降趨勢,但是仍然呈多發頻發的高風險態勢。二是生產安全和交通運輸事故是突發環境事件主要的誘因。三是近十年約四分之三以上的突發環境事件涉及水污染,約一半的突發環境事件涉及大氣污染。四是從處置難度來看,環境突發事件有污染範圍廣、處置時間很長、環境影響很大等特徵。五是突發環境事件和人民羣衆的生活息息相關,容不得半點疏忽。

數據顯示,2022年到2023年,全國共排查整治風險隱患22.95萬餘項,生態環境部針對歲末年初、法定節假日等時間節點,制訂突發環境事件應對專項工作方案,指導地方開展應急值守的抽查檢查,指導督促地方強化環境風險防控。2023年,全國省市兩級環境演練共536次,20多個省份組織開展了“一河一策一圖”的專題環境應急演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