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12歲以下兒童未打疫苗 支持反對各有擁護者

兒童是否打疫苗,臺大學者比較支持與反對兩方意見。

兒童是否打疫苗,臺大學者比較支持與反對兩方意見。

臺灣國門逐漸打開,但臺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表示,在羣體免疫過程中,如今只剩下12歲以下兒童尚未接種疫苗,兒童被感染的機率提高,其健康平等問題浮上水面,比較目前支持與反對兩方意見,他指出,根據美國最新監測發現,5~15歲兒童施打兩劑BNT疫苗,可降低31%~59%的感染率,但另一方面來說,接種後引發MIS-C(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羣)的比例卻也將近5成。

綜觀國際疫苗接種情況,臺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指出,歐美國家幾乎都有接種,例如美國建議5歲以上兒童可施打COVID-19疫苗,澳洲則除了輝瑞疫苗外,也建議6歲以上孩童接種莫德納疫苗,而日本從三月份開始,建議5至11歲孩童接種輝瑞疫苗,我國12歲以下兒童是否接種疫苗則還在討論中。

陳秀熙指出,美國一篇以亞利桑納州、佛羅里達、德州、猶他州以主動監測的方式定期對參與者不論是否有症狀都施行 RT-PCR 檢測,奔別比較完整接種輝瑞疫苗及未接種兒童後,發現兩劑疫苗施打,可以降低5-11歲兒童Omicron感染達31%,對 12-15 歲青少年的效益更高達 59%。

而針對感染個案的比較則發現,完整施打的染疫者因疫臥牀天數顯著少了 0.6 天,但因疫缺課時數則增加了 11.1 小時。

雖然疫苗能降低染疫風險,但根據研究顯示,施打輝瑞疫苗引發MIS-C(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羣)的比例以5至11歲最高,將近五成。因此有部分人認爲,確診頭痛、咳嗽、流鼻涕等輕微症狀,還比疫苗帶來的風險低。

除了施打疫苗能預防兒童感染外,陳秀熙強調,NPI(非藥物介入措施)也十分重要。根據美國研究顯示,疫苗涵蓋率需40%以上,纔能有效降低感染,但若校園嚴格實施口罩令,則可降低23~24%染疫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