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通道帶動珠江西岸比肩浦東,珠海高新區野望“第二個陸家嘴”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馮玉怡、彭敏靜 珠海報道

隨着伶仃洋之上“關鍵一橫”深中通道即將通車,珠江口“黃金內灣”的“含金量”將大大提升,珠西戰略效應也將逐漸顯現。

如果把珠江西岸比作上世紀九十年代的上海浦東新區,那麼最合適比作陸家嘴的當屬珠海高新區,無論是地理區位、產業政策還是專業化服務水平,珠海高新區都是與彼時的陸家嘴相似度最高的區域。作爲珠江西岸城市中產業鏈最爲完整的城區之一,珠海高新區一度獲頒2024年全國高新區盈利能力二十強,也是全國高校青年人才密度最高的城區之一。

受訪專家告訴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深中通道的開通將爲珠海招商引資帶來一波“引流”,按照企業投資邏輯和區域經濟發展特點,尤其會對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半導體等具有比較優勢的新興產業,提供新一輪集聚發展機會。未來,深中通道能否助力珠海高新區再現“陸家嘴”,這需要其拿出當年上海浦東陸家嘴那樣的氣魄,發揮珠江西岸最好區位的優勢,抓住歷史發展機遇。

深中通道加速催化比較優勢

“從蛇口港到九洲港的單程散客船票要140元,深中通道開通後只需花一半不到的價格,而且通勤時間大大縮減,這些對於我們的工程師往返深珠之間進行業務交流帶來極大的效率提升。”麥時微電子(珠海)有限公司(簡稱“麥時微”)產品測試中心主任彭瑞欽給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算了一筆經濟賬,麥時微的物流需求分RD型用品和物料產品兩大類,儘管從時效性來看,是否走深中通道並沒有顯著變化,但從整體評估,會帶來一定疊加效應。

不過,珠江西岸的歷史性發展機遇從來都不僅只是來自於交通條件和基礎設施建設的逐漸完善,更重要的來自於新時期經濟發展所需要的新要素比較優勢。而珠海高新區的比較優勢在於新興科技產業,尤其是對半導體、集成電路等軟行業裡的硬科技公司,其完備的產業鏈配套是這類企業經濟賬本中最重要的考慮因素。

從深圳“踏浪而來”的麥時微就是一個典型案例。麥時微是國內全硅MEMS振盪器領域頭部企業麥斯塔微電子(深圳)有限公司的子公司。

彭瑞欽表示,“基於對珠海營商環境、創新資源、產業協同效應、政策支持和區位優勢、工業園區優勢等多方面的考量,我們把重要的研發封裝測試量產基地設在珠海高新區,並建設MEMS傳感器全新產線。”按照計劃,麥時微將在珠海完成首批自研MEMS振盪器的交付,實現年產能達成交付1億顆MEMS振盪器的目標,預計總產值達到10億元以上。

“地方招商引資過去主要靠土地、稅收和配套優惠‘老三樣’,隨着產業經濟的演變,如今資金、技術、人才等高級生產要素成爲高端產業擴散的內在邏輯。”財經評論員劉曉博曾向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分析。

“深中通道開通後,我們計劃把一部分研發人員挪到珠海辦公。”開源網安(珠海)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劍冬向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表示,珠海高新區軟件行業比較發達,集聚着金山辦公、遠光軟件等頭部企業。此外,珠海人才儲備充足,用人成本較深圳低是最顯著的優勢之一。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梳理髮現,隨着北京理工大學珠海校區正式轉型爲校本部校區,珠海高新區即將迎來3所985高校,成爲全國除北京海淀區外,985高校密度最高的區,爲珠海企業提供強大的人才支撐力量。

目前,深圳是珠海高新區最大的企業來源地,兩地“牽手”合作不斷加密。2023年,珠海先陽與高新區簽約,投資逾20億元建設新型儲能產業基地;2022年,深圳安易控動力科技有限公司開始在珠海打造中國首個船舶動力電池系統全球研發製造基地;2021年,深圳重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與珠海高新區簽約,投資建設診斷科技產業園項目。

“強服務”打造產業外溢首選地

深中通道不僅縮短了珠海與深圳之間的物理距離,更加速了珠江口東西兩岸的資源互通與產業融合。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留意到,不少產業園區緊抓產業轉移趨勢,利用其產業空間基礎、差異化配套服務等優勢,將珠江口東岸城市作爲招商引資的重點。

“深中通道的開通,開啓了珠江口東、西兩岸加速融合發展的新時代,將促進珠海承接深圳、東莞等地的產業轉移,讓珠江口東岸企業增資擴產或企業選址有了更好的選擇。”華髮產業園相關負責人告訴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珠海高新區是珠海的北大門,接壤中山,是與深中通道最近的區域。

“高新區華髮的6個園區與深中通道約30-35公里,駕車上深中通道最快約 35分鐘,到深圳也就約1個小時,比以往到深圳100多公里、駕車耗時起碼兩個半小時相比,節省了一半多的時間,能極大提升深珠兩地的交流互動效率。”上述相關負責人透露,截至目前,華髮產業園區已經聚集了44家來自深圳、東莞的優質企業,涵蓋集成電路、裝備製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等產業類型,高度契合珠海重點打造的“4+3”主導產業。

高新建投下屬公司珠海高新港灣科創產業園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智強表示,深中大橋通車後,珠海和深圳的路程40分鐘即可實現,珠江口東西兩岸實現了“半小時生活圈”,這有助於打通大灣區兩岸資源互通瓶頸,推動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互動發展,釋放更快速度、更大流量、更高效率的資源流通能力,也爲珠海高新區的企業發展帶來更多信息流、資金流的便利。

深中通道通車後交通更加便捷,利於園區進一步吸引企業,但也意味着園區競爭也更激烈。

爲把握這一輪產業轉移趨勢,不少園區在招商策略也有所加強。上述相關負責人表示,華髮產業園將持續完善基礎設施,打造產業優質環境,利用成本優勢與政策優惠吸引企業,圍繞深圳外溢產業精準規劃,加強產業配套,形成互補共生的產業生態。

李智強表示,接下來,將全力開展產業鏈條精準招商,建立細分產業龍頭企業清單、強鏈補鏈拓鏈清單,同時加強與深圳企業互動,實現“深圳研發+珠海生產”的產業合作方式,還將推動與深圳產業資源渠道尤其是國企的合作,打造深珠合作產業園標杆項目。

6月25日,珠海高新區與5家央企舉行產業合作簽約儀式。其中,高新建投將與潤城、招商蛇口合作,推動專精特新產業園落地,加速大灣區醫療器械生物醫藥產業園招商引資工作,引進培育優質產業鏈鏈主企業,深化深珠兩地在產業載體建設和招商引資領域的合作,打造深珠合作產業園標杆項目。

招商蛇口產業園區事業部總經理助理曾俊傑告訴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深中通道的開通將加快粵港澳大灣區的產業協同,探索出更多“深圳研發+珠海製造”的產業模式,帶動創新資源的聯動。珠海憑藉其產業基礎和成本優勢,有望成爲深圳產業外溢的理想承接地,爲大灣區的產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深圳擁有其獨特的資源優勢,包括人才、資金和市場,吸引了衆多院士和頂尖科學家在深圳進行前沿設計和研發工作。然而,深圳的租金和人才成本相對較高。珠海則擁有良好的產業基礎有望吸引更多企業落地,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航空、新能源等領域。”曾俊傑說。

目前。珠江口東岸以深圳、東莞爲代表的區域經濟總量,是珠江口西岸以中山、珠海等爲代表區域的5倍,但西岸城市在提供充足的產業空間和相對較低的人力成本方面展現出明顯的優勢。

在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看來,如果西岸城市在優化營商環境、公共服務等方面做到與深圳趨同,便能更好地承接深圳等東岸城市的資本、人才、產業外溢。

當前,珠海高新區出臺了一系列的產業扶持政策,從引進培育產業人才、支持企業創新發展、支持產業鏈上下游聯動發展、保障產業發展空間、支持產業創新環境發展等方面給予支持。

李智強透露,接下來珠海高新區會出臺更加全面、精準、有效的扶持措施,包括通過依託政府平臺設立產業引導基金支持新興產業的發展,爲企業的創新和發展提供資金支持,進一步激發各類主體的活力,吸引更多的深圳企業進駐。